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荣伟彬,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2002
该文在"国家863智能机器人机构网点实验室"支持下,以建立面向微装配的遥微操作机器人系统为目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研究工作,并在已有微操作机器人研究成果和全面分析国内外...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 来源:High Technology Letters 年份:2001
At present, micro parts assembly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fields of micromachine and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 Performing microassembly...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徐敏,张世忠,, 来源:压电与声光 年份:2009
针对电压控制型压电陶瓷驱动器存在动态性能差的问题,及电流控制型压电陶瓷驱动器存在在静态下易充电饱和、难以获得稳定输出的问题,该文设计了基于电流与电压控制的复合型压...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曲东升,等, 来源:压电与声光 年份:2002
基于机构、驱动、检测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研制出压电陶瓷管驱动的三自由度微操作手,研究了微操作手的建模、驱动与位置检测,给出了静力学建模公式,研制出双极性压电陶瓷驱动电源、......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孙立宁,等, 来源:压电与声光 年份:2002
微操作手是微操作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把压电扫描器的工作原理应用于微操作手的设计中,研制出压电陶瓷管驱动的三自由度微操作手,实现了机构、驱动、检测一体化设计,通过对......
[期刊论文] 作者:孙立宁,荣伟彬,等, 来源:压电与声光 年份:2002
微操作手是微操作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文章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压电陶瓷管驱动三自由度集成工微操作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微操作手的位置闭环控制,提出了模糊-比例积分控制方法,并通过实......
[期刊论文] 作者:陈立国,孙立宁,荣伟彬, 来源:高技术通讯 年份:2003
简单介绍了一种基于显微视觉和微力觉柔顺混合控制的微操作机器人的系统构成,并重点介绍了显微视觉系统和微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阐述了显微视觉伺服系统和力觉柔顺控...
[期刊论文] 作者:马立,荣伟彬,孙立宁,,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2006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精密三维微动工作台。采用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压电陶瓷和环形平板铰链机构,保证了运动传递的连续性、无洄滞、无摩擦、高精度。建立了工作台的简化模...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瑞峰 荣伟彬 邓鑫,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20
摘 要: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回顾了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机器人专业建设情况,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  关键词:新工科;可持续竞争力;机......
[期刊论文] 作者:谢晖,孙立宁,荣伟彬,,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2006
针对视觉延迟的问题,提出采用改进的Smith预估器(MSP)来改善视觉伺服系统的控制品质。在对基于位置的动态“look-and-move”视觉伺服系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SP视觉伺服...
[期刊论文] 作者:陈立国,荣伟彬,孙立宁,,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基于宏微结合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组合式微夹持器结构.采用微直线电机机构实现毫米级的宏运动,采用双晶片压电悬梁机构实现微米级的微运动.介绍组合式微夹持器的组成原理并对压电......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李征,孙立宁,, 来源:机电工程技术 年份:2005
针对一种可用于精密定位的6-HTRT并联机器人,介绍了该机器人的机构形式和特点,阐述了控制系统硬件组成、逻辑结构和控制方法.分析了位置逆解和Jacobin矩阵,并在不同姿态下进...
[期刊论文] 作者:汝长海,孙立宁,荣伟彬,, 来源: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份:2008
Aiming at the limitation of control accuracy caused by hysteresis and creep for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the hysteresis phenomenon is explained based on the mi...
[期刊论文] 作者:孙立宁,陈立国,荣伟彬,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2002
介绍了微操作机器人显微视觉系统的构成,自动调焦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双向差分绝对值函数作为自动调焦评价函数,在20μm范围内以变步长实现了正确聚焦,获得质量较高的图像效...
[期刊论文] 作者:戴昌盛,荣伟彬,孙立宁, 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 年份:2016
空心微球具有广泛的应用,耐压性能是其重要特性之一。但人工测量劳动强度大且精度较差。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检测的自动测量方法,可检测微球加压过程中的破损情况并记录压力值。...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峰,孙立宁,荣伟彬, 来源:高技术通讯 年份:2004
研制出了面向光纤作业的精密并联机器人,它是一种六自由度、高精度的新型定位系统。介绍了该机器人结构的设计特点、工作原理及由伺服电机控制的半闭环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该机构......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曲东升,孙立宁, 来源: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2003
微操作手是微操作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研制的几种典型微操作手.在此基础上,对于微操作手的关键技术,从机构、驱动、传感、检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机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畴,荣伟彬,孙立宁, 来源:压电与声光 年份:2007
纳米操作技术是能精确地改变、控制原子、分子及纳米尺度器件的技术。在总结纳米操作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及其关键技术,为纳米操作系统的进...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畴,荣伟彬,孙立宁,, 来源:压电与声光 年份:2007
微操作过程中,操作对象的特征尺寸通常小于1 mm。由于尺度效应和表面效应,操作对象本身的重力和惯性力不再起主导作用,粘附力作用成为影响微操作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导致了...
[期刊论文] 作者:荣伟彬,谢晖,孙立宁,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年份:2006
手工操作限制了MEMS传感器的批量生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传感器的产品质量,研制了柔性自动阳极键合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系列功能模块,包括精密定位系统、显微视觉子系统、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