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7
当马铃薯的块茎出现在人类历史的时候,可以称为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野蛮和文明”上把马铃薯的出现和人类知道使用铁器并重;“下...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1
马铃薯(土豆)引入中国后,形成数个别名,因时、因地而异,常造成混淆,尤其江南所产之黄独,又别称马铃薯.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代,百年来莫衷一是.本文认为马铃薯应在明末传入...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02
当马铃薯的块茎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可以称为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把马铃薯的出现和能使用铁器并重,恩格斯说:“下一步把我们引向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89
南宋诗人陆游从唐诗中发现唐宋之际的气候有明显变化,杜子美·梅雨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莫莫细雨来……,盖成都所赋也。今成都未尝有梅雨……岂古今地...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年份:2004
马铃薯在明末引进中土,随即成为皇家的珍馐。乾隆中叶后,人口增加,急需增加粮食产量,再加上户口管理放松,农民有了迁徙自由,马铃薯才得以向全国推广。马铃薯在各地引种后,很...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年份:1989
50年代初期,天津市苇地最多达90多万亩,70年代以来,下降到34万亩。由最高产量20万吨下降到不足10万吨。1980年天津造纸原料和建材所需芦苇近14万吨,80%是来自湖南省洞庭地区。...
[会议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 年份:2004
太阳、月亮对地球是最有影响的天体,它们不仅能引起海潮、气潮并且还能产生陆潮 (固体潮),这种陆潮对正在活动的断裂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春、秋分的朔、望,因为日、...
[期刊论文] 作者:翟乾祥, 来源:地质调查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章以历史时期的文献记录为基础,查明了清代海河下游现代地貌格局的形成过程及该地区的湿地开发利用情况,初步总结了历史过程及经验,为现代的湿地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宏钧,翟乾祥,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3
古、近代海河流域涌现了很多稻作节水措施,但都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迨至当代传统农业和高新科学相结合并推陈出新.水稻旱作技术才脱颖而出,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吕先进,翟乾祥,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91
渤海湾西及西北是宽阔的淤泥质海岸。渤海湾西部海岸主要是由古黄河泥沙堆积形成,并分布有四条明显的贝壳堤;西北部海岸主要是北部多沙性河流入海携带泥沙堆积形成,该平...
[会议论文] 作者:徐宏钧,翟乾祥, 来源:中国近代水利史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赵根模,翟乾祥, 来源:天津地质学会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栻,于以舜,翟乾祥,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89
天津东临渤海,北倚燕山,在海河下游,经过历史时期,逐渐形成退海平原。气候属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处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受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
[期刊论文] 作者:关淑庄,翟乾祥,关学林,, 来源:世纪 年份:2003
关定保,字义安,辽阳镶蓝旗满族,瓜尔佳氏,生于光绪七年(1881),卒于1935年,享年54岁。关定保在科举之途的青年时期,亲身感到国家遭受日俄列强的涂炭,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声, 高建西, 吕先进, 翟乾祥,,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4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多年来一直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发表的论文络绎不绝。这些论文绝大多数着眼于贝壳堤的形成时代以及分布状况、形态特征、层理结构等宏观的描述及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