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2015
1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全球对于其防控研究投入了大量经费,每年新临床研究的发布,又促进了指南的更新,每一次指...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11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血管的及时开通会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故时间就是大脑。近20年来,学者们一直探索应用各种技术,以实现这一设想,同时也在科学地评估各种...
[学位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年份:1999
本研究的目标是研制出一种按需要长度用电解方法解脱的弹簧圈系统(Ling-Laurent coil,LLC),用于颅内动脉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栓塞。LLC的特点是在栓塞到最满意的...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6
颈动脉分叉处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决定了该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造成管径的狭窄而导致脑组织远端血流动力学性梗死。另外,沿颈动脉球内侧壁的血流保持层流,有着很高......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4
众所周知,动脉内溶栓技术已经成为急性颅内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溶栓的"时间窗",它与疗...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2014
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原因。随着缺血性卒中介入材料技术及介入操作技术的进步,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在中国已经广泛开...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2017
血管内治疗5大临床研究的发布,改写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指南[1-2],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入了血管内治疗的时代。然而,指南的更新和改变并不意味着这一技术的成功着陆,也不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5
目前在国内外,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主要治疗方法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搭桥手术及血管内成形术,包括单纯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凝...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6
根据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的推测,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200万,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而且缺血性卒中的30%~70%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美国每年有4万~6万患者新发作的卒中与颅内动脉狭......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5
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血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溶栓不可能逆转已经梗死的病灶,其目的是挽救存在于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这种理论上的推测,可用现代核磁技术来证实其存在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4
第七届国际介入神经放射学大会于2003年11月2~5日在巴西著名的旅游城市累西腓召开.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近两年来国际介入神经放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多...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2018
2015年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Netherlands...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年份:2007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和放射性损伤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业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2017
编者按对于缺血性卒中治疗来说,2015年是革命性的一年,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机械取栓可显著提高颅内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随后,机...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4
病例报告:患者男 ,56岁 ,左侧肢体无力频繁发作 ,内科给予纤维蛋白溶解、抗血小板治疗 2周后,症状仍然发作,每天平均 2~ 3次.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0年,入院时血压 170/ 90mm Hg...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10
在过去的10年,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补充技术,其发展可谓突飞猛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数据库显示,2000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年份:1999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血管畸形中常见的一种,近年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本文复习最新的有在文献,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血液动力学及治疗作一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10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诊治尚存在争议。本文简要介绍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选择,重点对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现状进行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年份:2013
人的脑血管就好比自来水管,一根自来水管要刷数十年,管道可能老化、变脆,发生各种问题。水管里也可能积累水垢,时间久了,里面的水也可能变得浑浊、流得慢,水垢一旦凝住,水管就被堵住......
[会议论文] 作者:缪中荣, 来源:第一届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年会 年份:201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