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北宋的苏颂(公元1020—1101年)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个人在天文学方面就夺得了三项世界第一,在医药、机械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一苏...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宋史·苏颂传》是研究苏颂生平业绩的最权威的资料。由于编撰者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不够详尽,对其任职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没有写明。现据我们校点《苏颂文集》、苏颂家训《...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8
【正】宋代医学古籍研究和整理的成就是前代所不能此的。《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医学古籍就有五百零九部之多。现存经典医著《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7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功贯古今,誉满天下的著作。其含蕴之宏大,论述之精深,涉及之广博,使中外科技史工作者为之叹服。他的这部...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苏颂所受的良好家教,使他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收益甚多,也使他成为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循吏.他在家教中提倡的"道德先于文华"、"身教重于言教"、"人生在勤,勤则不匮"等思想,时...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8
【正】今年是宋代科学家、政治家、文献学家苏颂创建水运仪象台900周年。水运仪象台为我们国家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仅此一项科研苏颂就取得了三个世界第一,即现代天文台圆顶自...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1988
宋代大科学家苏颂不仅制造了在人类科技史上占有光辉一页的水运仪象台,还为我们留下了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详图近60幅,透视图和示意图,绘制机械零件图150多种。...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1991
北宋苏颂,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文献学家.他博学多才,勤于著述,其所撰专著,可以考知的就有11部.本文将对苏颂的著作,逐一加以考述,展示其脉络,以引起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文献 年份:1988
【正】 宋代苏颂的《新仪象法要》这部近三万字的著作,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科技文献。根据《新仪象法要》复制的水运仪象台,不仅陈放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而且也陈放在英国...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正】 宋慈是宋代的法医学家,他于淳祐七年(公元1247)写成的《洗冤集录》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著作。欧洲法医学的奠基人——Ambroise Pare写于1575年的《外科手册》(...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4
新《辞海》刘焯条:“刘焯(544—610):隋经学家、天文学家。”把刘焯的卒年定为610年,是依据《隋书·刘焯传》:“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大业六年卒,时年六十七。”(见《隋书》卷七十五,1719页,1973年版) 大业是隋文帝年号,大业六年即公元610年。笔者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年份:1996
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中,常有一些实质性的错误,产生于影响较大的专著,教材与论文之中,该文不产生错讹的具体实例,加以分析,探求其根源,以防止同类错误的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4
【正】 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持编写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传注》(岳麓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把《二十四史》、《清史稿》、阮元《畴人传》中的重要科学家传详加注释的书。在本书...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5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时间、效率的认识更为深刻,乃至出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惜时如金”之人。那么,古人是如何...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0
【正】 苏颂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文位献学家.他入仕不久就调任馆阁校勘,校勘古籍达8年之久;宋嘉祐二年(1057)他又调校正医书局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大量医药古籍的...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8
【正】《新仪象法要》是苏颂和韩公廉创制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王振铎、李约瑟两位前辈之所以能够复原水运仪象台就是因为有此书传世。至今,关于此书的版本源流尚无专文...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6
【正】 翻译科技古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古文献知识和古代科技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就已经整理的古籍和发表的论文、专著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4
新《辞海》张衡条说:“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新《辞海》的两点疏漏:第一是张衡条的注文与西鄂条的注文互相矛盾;第二是把张衡的家乡(古代西鄂县)定为现在的河南......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宋代的科学与技术是中国古代史上发展的高峰期,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早已功贯全球,誉满天下。其他在世界上占首位...
[期刊论文] 作者:管成学,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7
【正】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十分热烈.对传统文化持基本肯定意见者有之,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的进取精神,重义轻利,礼让互助的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