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97
从先秦编钟乐队到现代交响化民族乐队兼论中西管弦乐队音响的﹃点线面﹄特征□童忠良目前,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以为,首要的是如何在我国传统乐队的音响特征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章是武汉音乐学院前院长童忠良教授(1935--2007)写于1994年7月9日的一篇个人简要回忆(原刊载于由洪湖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洪湖文史》第8辑,1994年11月)。在武......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中引入了当今世界所广泛使用的“文化基因”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五声调式基因(pentatonic - meme )的新概念。并由此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论证:在中国传统“均、宫、调”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的理论特点是,溶现代和弦与传统和弦为一体,将所有各种和弦统一纳入不同层次的结构系统之中;实用特点是,最复杂的和弦也仅以两个数字为标记,并可用逆读法查明其协和度;研...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在中国传统“均、宫、调”的核心三层次中,“调”以下实际存在着一个更低的第四层次,即调式基因(modes-meme),-根据当今世界所广泛使用的“文化基因”(meme)的理论所引伸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本文所论证的十二音级,是以双均多宫为组织基础的一种极度扩展的一元化宫调体系,它不同于西方现代音乐的“无调性”十二音技法,而是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理论的总结与开拓。...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章以音体系为切入点,引申出“1T+3S”的四要素,并论证了各民族的音阶是音体系的核心。提出了“拓展五声、三式并存”以及“多彩七声,七式细分”的乐理内容拓展方案。对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8
1981年7月,正当中外学者们还沉浸在对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无比惊叹之中的时候,距曾侯乙墓西侧约102米处,又发现了另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葬,其编号为擂鼓墩二号墓.本来...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7
谭盾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是以曾侯乙编钟为框架的。据此,本文重点对该曲的编钟乐进行讨论,以期能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文中将编钟分为阳刚型音响......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新材料产业 年份:2003
介绍了纳米碳酸钙的理化性能 ,分析了中国纳米碳酸钙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同时对纳米碳酸钙的应用做了概述...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89
孔子云:“礼失求诸野”。其大意是,尽管礼的某些方面可能在宫廷中失掉了,然而从人民的实践中仍会得到它原来的面貌。吕骥同志将此语转义于音乐,提出“乐失求诸野。”这...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1
近日,喜得夏中汤的新作《曲式与作曲技法》一书,读后耳目一新,感想颇多。此处想从教学方法与内容方面说几句。先从该书的命题说起。作者显然是力图将曲体的基本内容与作...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2
在传统和弦与现代和音之间,存在着一个极为明显的的中间环节,此中间环节即本文所称的中介。在这里,中介表现为传统和弦向现代和音转化的中间阶段。如果说,传统和弦与现...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7
日中五声调式的四度音列及其定量分析童忠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阶与调式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中国传统音阶,是指在一些有组织的乐音中,从宫音至高八度宫音由低到高的依序排列①......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5
商核论──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童忠良本文所谓的商核(Shang-core),指中国传统音乐中均场内核的核心。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均与均场的概念,是近年来才提出的。1979年,谢功成、马国华在......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8
从十五调到一百八十调的理论框架——黄翔鹏“同均三宫”学习札记●童忠良1986年,当黄翔鹏先生在有关的论文中提出“同均三宫”及其所含的15调等理论问题时,曾在文中表示:“这些新的看......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2
距今7000多年至8000年以前的舞阳贾湖骨笛,像一股狂飙般的冲击波,正在并即将更大地震憾着中外音乐界。1987年底,笔者随同骨笛考察组参与了有关的试奏测音工作,后又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艺术 年份:1987
我国古时以黄钟为万事之本,凡论及律度的,均不可不论及黄钟。但黄钟律管之长,黄钟数法之数,历来论律者说法不一。究其原因,可能与纵黍及横黍的不同数制,以及律尺与度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