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4
原始宗邑是把周代的宗邑概念引申到史前社会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中心聚落形态在中国史前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周代宗邑的原始形态正是史前社会的中心聚落或人类学上的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5
尧时代是早期国家开始从血缘政治走向跨血缘政治的转折阶段,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尧时代的许多思想、制度对后来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11
夏商文化分界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与第四期之交,其年代为公元前1553年或公元前1572年,由此上推471年,则夏代开始的年代应为公元前2024年或公元前2043年。按照这样的年代,早期...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0
人类文明的发展既遵循共同的规律,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古代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既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适应,又具有自己鲜...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0
夏代是由多层次政治实体构成的社会,既有夏后氏这样的王邦即王国,也有许多附属的邦国(属邦或称庶邦),还有很多氏族、部落、酋长制族落(即所谓"酋邦")之类的"前国家"的政治实...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4
对于大汶口文化陵阳河、大朱家村等遗址出土的"■"、"■"图像文字,笔者曾将它解释为新石器时代部族中负责观察大火星(星宿大火)的出没以确定农时的"火正"对于大火星观察...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6
所谓中商文化就是商代中期文化。将商代的考古学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在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开始,但那个时候的早商文化,指的是洛达庙期(即二里头期)...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民族可以划分为"古代民族"与"近代民族"两种类型,古代华夏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自在民族"到"自觉民族"两个发展阶段。夏商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在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7
通过对甲骨文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的考察,商代四土侯伯领地内与商王畿范围内的邑落均为三级都鄙结构,且前者显然是后者的缩影。它既包含有中央王朝对四土侯伯的影响,也受制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1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次会议所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2
商代的国家结构和形态,既非一般所说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亦非所谓"邦国联盟",而是一种"复合制"国家结构,它由"内服"与"外服"所组成。内服亦即王邦之地,有在朝的百官贵...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3
近二十年来,笔者先后提出了文明与国家起源路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进入国家社会之后的"邦国—王国—帝国"说,以及"夏商周三代复合制国家结构"说,并对早期华夏民族的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2
对于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研究,笔者针对酋邦理论和"博物馆清单"式的文明观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将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而提出文明与国家起源途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商族进入初始国家的状态并非始于商汤灭夏,而是始自商先公上甲微时期:上甲微以上至商契时期,其社会性质也并非仅为所谓父系氏族社会,而属于“中心聚落形态”阶段,亦即弗里德...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5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魏建震和樊孝东两人合著的《简明战国史》,即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稿,两年前我就认真拜读过,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性质和特色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 年份:2011
王震中先生《大舜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一文,虽然也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出发考订舜的生地与生活地,但更注重理论的探讨。综观整个中国上古史,作者提出"伏羲氏"、"燧人氏"、"...
[学位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 年份:2013
随着社保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绝大多数人口的社保体系。但是人口老龄化危机给现有社保体系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压力,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存...
[期刊论文] 作者:王震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1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