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80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王山荭,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1996
该文论述了姊妹交方式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的复杂性,提出了隐性核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的遗传模式.利用该模式不仅可以根据某一代姊妹交...
[期刊论文] 作者:王山荭,杨丽,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6
植物隐性核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的育性分离模式王山荭,杨丽,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遗传、环境或理化因素引起的雄性器官退化、发育不良......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4
进一步为太谷核不育小麦寻找恢复源刘秉华,王山荭,杨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从利用胞质雄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年份:1994
本文报道由同一轮选可育株派生的矮秆新种质和株高等基因系,以及雌雄性不育材料和双生苗及其初步观察研究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年份:1994
本文评述了等基因系的概念,以实例说明了产生小麦等基因系的途径和方法,综术了利用等基因系组建多系品种,研究单基因效应,探讨个别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和贡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遗传 年份:1999
以矮败小麦和中国春小麦为材料,经过杂交和连续回交,得到了中国春小麦遗传背景的分别麦现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不育,高秆可育的近等基因系,根据近等基在系各成员系的株高表现,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7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H1636的选育和遗传研究[]刘秉华王山荭杨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实验材料的创新和实验手段的改进会不同程度地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和突破。作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9
综述了多年对小麦雄性不育研究的进展。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显性雄性不育材料,它的显性不育基因Ms2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距离着丝点31.16cM。,以矮变1号小麦为标记性状供体,经大群体筛选和细菌学研......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遗传 年份:1996
从轮选可育株衍生的后代中发一个雄性不育株,即P740不育材料,在P740不育材料第1,2,3次姊妹交后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4:1,7:5和15:13。在第2次姊妹交捂 代中可育株产生珠40个株系中,7个株系的育......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6
在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基因突变,经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每个物种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类型和品种。显花植物的雄性不育现象是人们首先注意并加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8
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或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的研究手段和得心应手的实验材料。例如,研究个别基因的效应,利用近等基因系;明确个别染色体的效应,借助于染色体代换系。染色体......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97
小麦株高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刘秉华王山荭杨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00081)植株高度是小麦育种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性状之一。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山荭,刘秉华,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提要本文论述了姊妹交方式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的复杂性,提出了隐性核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育性分离的遗传模式:可育株:不育株=2m:1(n=1)(1)可育株:不育株=(1-2-i)(2n-1-1)(2)其中n为姊......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 王山荭, 杨丽,, 来源:遗传 年份:2004
以矮败小麦和中国春小麦为材料, 经过杂交和连续回交, 得到了中国春小麦遗传背景的分别表现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不育、高秆可育的近等基因系。根据近等基因系各成员系的株......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王山荭,刘秉华,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3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是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我们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育种,已经探索出一套方便实用的轮回选择技术,并使矮败小麦群体得到了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田清震,叶兴国,王山荭,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院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秉华研究员领导的科研组研制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小麦育种技...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王山荭,刘秉华,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4
矮败小麦是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它结合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和矮变一号降秆作用强的特点于一体,其后代总是有一半靠异交结实的矮秆不育株和一半靠自交结实的非矮秆可育...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刘秉华,王山荭,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4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常见的现象,在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上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固定杂种优势依赖于无融合生殖的发现、研究和应用.迄今,人们已经在300多个植物种中发现无融...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王山荭,刘秉华,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3
轮选98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利用我国特有的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连续两年的国家小麦北部冬麦区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都名列第一位.2002年1...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华,王山荭,杨丽,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6
在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基因突变,经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每个物种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类型和品种。显花植物的雄性不育现象是人们首先注意并加以研究利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