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5
过去三十年来,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相对来说,新一轮的改革却缺乏相应的思想解放为其营造出的观念和思想的共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理论上取得了不少......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乌托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维度,它既是批判现存状态的前提,也是未来美好社会的愿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乌托邦精神处在尴尬之中。当代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雅各比...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7
齐泽克在综合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要突破传统理论的限制,而且要运用于现实,以分析和把握当代政治问题。齐泽克...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02
哈贝马斯和韦默尔是第二和第三代批判理论的著名代表,他们试图构建一个"后革命"时代的激进民主理论,他们的理论标志着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他们承认自由主义传统和资产阶...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文章介绍了哈贝马斯对以“合理化”概念为核心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反思,指出哈贝马斯区分了现代性的规范理想和它的不合理的实现形式,认为资本主义合理化的危机并不等于现代性...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9
汪行福认为,由于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体制受到重创,所以,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理解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理解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成为了当前英国马克思主义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汪行福指出,2007年,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帝国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如何拯救历史、乌托邦与社会反抗等方面的探讨提示着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性,需要在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基于俞吾金先生《意识形态论》的启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其意识形态理论始终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马克思在早期通过对宗教拜物教、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拜物...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2
过去几十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的表现为福特制资本主义的衰落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针对上述变化及其影响,西方左翼思想家做了大量的批判性研究,形成各种版本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普遍主义的复兴我们处在一个悖论的时代,一方面普遍主义信念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围剿,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股普遍主义复兴的浪潮。费瓦雷认为,我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本文以解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关系为核心,着重讨论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对待理性和传统的不同态度,揭示了这两种解释学的不同的理解渊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最后,扼要地指出伽达默尔......
[会议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08
在法兰克福学派传统中,社会批判总是与美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审美经验不仅是时代的风向标,而且是乌托邦的思想来源和社会反抗的文化基础。如何理解艺术的变迁和审美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07
哈特和奈格里《帝国》的发展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左派思想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其原因主要在于,它试图重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批判方法,从资本主义当代发展过程本身寻找超...
[会议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16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主流经济学界的直接挑战。它对过去三百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的收入结构变化、当今社会不平等加剧的趋势和“遗产型资...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2014
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无论是其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还是其理论中所蕴含的难题,对我们深思资本主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融资本主义、债务资...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所谓从分配政治向承认政治、平等政治向差异政治的范式转向。如何因应这种变化,社会批判理论内部出现了不同的选择。霍耐特把它理解为当代社会斗争的正确...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6
张一兵教授及其同仁认为,法国1968年的学潮和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政治上和哲学上已经终结。笔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否定辩证法》对概念拜...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4
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已经超越过于强化物质生活内容的小康思维,应该把更为全面的体面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3
'意识形态'(ideology)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吉登斯说:'过去二百年间,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内外一直在辩论着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期刊论文] 作者:汪行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