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1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经历了从“贤妻良母”到“女国民”再到“男女平等”的三个递进阶段 ,完成了由“女性”的性别教育到“人”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但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 ,...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5
政治和民俗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上之所操者政,下之所习者俗,变政而不变俗,则政无由施,变俗而不变政,则政无由化。”辛亥革命时期,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俗特...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1
贤妻良母作为一种女性发展模式 ,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并对女性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历史地考察一下 ,就会发现贤妻良母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康熙、乾隆在位期间 ,分别沿运河六巡江南 ,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清政府对运河以及江南地区的统治。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条件的不同 ,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前者南巡 ,...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明代运河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地主阶级内部思想上的分化,为书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四次禁毁书院事件,对运河区域书院教育的发展形成严重的冲击。明代的政治改革,又赋予了书院教......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1
"三世说"是汉代公羊学家为发挥义理而形成的一套阐发政治见解的理论体系.魏晋以后,几代寂息.至晚清经常州学派的发挥旋又隆兴,但与汉儒之"三世说"已有较大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清末民初社会习俗的变异林吉玲社会习俗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其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运演过程。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局势的骤变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异常活跃,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嬗变和再生......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1
自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论断提出后,男尊女卑思想即渗透流化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至汉武帝时,董仲舒又将夫为妻纲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一起提出,构筑了封建社会纲常...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发展论坛 年份:2001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诀别传统发展方式和开拓当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其基本含义系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中国发展 年份:2004
男女平等是女性问题的核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新模式,是推进男女平等进程,实现男女两性充分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1999
五四时期,人们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对传统的家庭观念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并构建了新的家庭观念。家庭观念的重新构建,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思想的活跃和解放,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昌潍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正】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剧变,尤如石破惊天,使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清醒地看到,如不再革除弊政,中国将会国将不国,他们奔走呼吁,倡导改革,由此形成了以龚自珍...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3
毛泽东不仅是位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位博古通今的史学家,适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对指导我们更好地研究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化改革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妇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妇女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1
康有为对公羊兰世说改造时掺入了进化论思想,从而决定了他在三世说上对前人的超越,但绝不能将其与历史进化论相等同,如果说百日维新前康有为的三世说旨在宣扬维新思想,其后三世说......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5
立宪时期清政府的融汉倾向林吉玲有清以来,满汉关系一直是清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演进及统治阶级政策的变异,满汉关系时张时驰。其中抑汉与反满始终为满汉关系的中心议题之一。清末立宪运动时期,清政府出于策略的需要,一反传统表现出融汉倾向。本文试就特定......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8
儒家女子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体系,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中西文化的冲撞下,渐次被资产阶级的女子价值观所取代。但其消极因素仍沉淀在人们思想中,并潜意识影响着女子对自......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论立宪运动中的权力之争与辛亥革命林吉玲在清末立宪运动中,清政府、立宪派、地方督抚围绕着权力问题,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间,既有统治阶级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林吉玲, 来源:菏泽师专学报 年份:1995
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清政府最高决策机关在对外交涉中,重操“以夷制夷”的故技,一度依赖俄国,以期达到“联俄制日”的目的。剖析其成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