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5
浙南东瓯族群迁徙与融合经历瓯人、徐人、瓯越、东瓯、东越、山越等过程。瓯人是浙南的原始族群,徐人融合的力量相对薄弱,瓯越是於越人与瓯人大融合的标志,东瓯国进一步证明...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温州唐末五代出现人口大量内迁的100年(878—978),其原因是:黄巢义军在南方的活动导致周边被扰掠地区(特别是闽东)向温州移民;朱褒割据的温州与周边州县相比维持了20多年的相对稳定;......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9
“绝尘出世”与“血食人间”是道教神与民间神的最大区别,二者往往因此而分道扬镳。温州地区的杨府爷以“水神”著称,与农历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的“水官”圣诞相吻合,于是水官...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07
一、划太平龙习俗中的神灵与祖灵浙江省东南端的苍南县是一个滨海大县,其自然地理区域江南垟有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来万。江南垟的西北部云岩乡鲸头村有一座信众广...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从战国末期越败于楚到三国东吴开发江南,瓯人文化先后经历了越化和汉化的过程。越化使瓯人文化的原始性提升为政治性,其发展意识积淀了馈赠与窥占、合作与内斗等许多文化新特...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灵经大传》是温州的陈靖姑信仰传说,也是表现以地方神信仰为中心的民间宗教观念的一种重要载体。本文尝试通过陈靖姑信仰传说和信仰结构及其仪式的解读,窥探中国民间宗教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化·时代·人格──方方小说的人格思考林亦修人文精神的重建,是我们时代的呼声,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着这一问题。怎样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塑造现代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6
圆被认为是世上万事万物运行的精妙形态。中外典籍中也普遍存在着以圆为喻的现象。希腊哲人谈论形体,以圆为贵;《易》中说:“蓍之德,圆而神。”佛典多圆寂、圆通、圆觉之词与...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09
田野民俗志是培养民俗学硕士研究生成为受过正规田野作业训练的人的关键课程,课程应该以田野理论、田野实践、地方知识、民俗志撰写四大板块建构,理论教学的开放性、实践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张爱玲小说表现了上海、香港半殖民殖民文化的矛盾性、寄生性和腐朽性.她以商业文化的金钱、性爱、名誉三大要素为主题,在殖民背景下考察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塑造了具有文化意...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7
阉割是一项简单、容易模仿的传统手工艺,追求它世代相传的专营权可以从消费者的信仰观念着手。劁猪村的劁匠们放弃行业技术崇拜的华佗信仰,改用东岳冥界的库官大使供奉和牲畜...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年份:2012
民间信仰具有宗教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从民间信仰的“三性”看温州的杨府侯王信俗,将会发现民间信仰的重要意义。杨府侯王信俗贯穿温州两千多年的汉人移民史,遍及温州各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年份:1995
文化·时代·人格──方方小说的人格思考林亦修人文精神的重建,是我们时代的呼声,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着这一问题。怎样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塑造现代人的人格,涉及......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李亮,,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0
东南女神陈靖姑的颂唱传统在浙南地区以鼓词形式的《灵经大传》演唱,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探讨该地区颂唱传统与鼓词形态的关系,发现该口头传统的仪式颂唱衍生出曲艺表演,祭祀地...
[期刊论文] 作者:林可,林亦修,, 来源: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浙南地区的靛蓝种植传统南承闽越,产品北销苏杭,从唐宋时期一直兴盛到近代温州开埠。染蓝是浙南地区的生活习俗,已经从一般的物质生活属性提升到礼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层面,尤...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亦修,林可,,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5
红花染是温州地区明清时期重要的染织方式之一,由妇女在春夏之际花开季节广泛开展鲜花研汁施染的家庭作业。由于红花种植和施染的技术性较高,形成了红花染的神灵崇拜、厌胜巫...
[期刊论文] 作者:崔婷婷,林亦修,,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5
五显财神信仰是一种历史悠久、传播地域广泛、影响范围较大的民间俗神灵崇拜。近几年,五显财神信仰又重新兴起,成为民俗庙会祭祀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考究五显财神信仰的起源形......
[期刊论文] 作者:蔡贻象, 林亦修,,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2
"世界温州人"概念来源于温州文化软实力研究语境。其文化认同的独特性表现为:价值取向是回溯文化母体,从内外温州人互动中凝聚区域发展的民心;构成地域文化"离散"后认同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蔡贻象,林亦修,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4
“世界温州人”概念来源于温州文化软实力研究语境.其文化认同的独特性表现为:价值取向是回溯文化母体,从内外温州人互动中凝聚区域发展的民心;构成地域文化“离散”后认同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