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求索 年份:2003
佛教对女性的看法源于其众生皆有佛性的究竟平等观念 ,通常主张女性本质上亦应有与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参与权、自主权和尊严权。然而囿于各种外界因素 ,佛教这种究竟平等的女...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作为民国时期佛教最高学府和中国佛教教育中心,汉藏教理院对地方佛教特别是重庆佛教影响深远。这不仅体现在该院为重庆培养了大量佛教人才,促使兴办佛教教育,还体现在因其地...
[学位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 年份:2004
一、选题依据: 一方面,女性普遍对宗教持有更严肃虔诚的态度,佛教女性尤其如此。因之要研究现代宗教文化、哲学思想、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问题,就得重视宗教特别佛教女性的存......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法音 年份:1998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杨孝容一、引言作为人类二分之一的存在,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男性无法替代也不可卑视的角色,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文明的贡献有目共睹并被......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17
梁漱溟基于其独特的文化哲学观,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形成注重乡村的文化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本文通过回顾梁漱溟在重庆特别北碚进行的文化教育活动,阐明了其不离乡村的社...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法音 年份:2004
太虚大师与湖南佛教渊源颇深,民国期间从1920年到1944年的二十多年里,曾先后四次到过湖南。有学者认为,其对湖南佛教的影响虽不及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那么大,亦...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5
本文主要依据佛典经教从女性视角考察佛教对成佛的认识。首先厘清有关成佛的概念,概略介绍佛教"唯一佛乘、即凡证圣"的成佛观,辨析女性是否能够成佛;在此基础上,阐述众生特别...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5
出于对大教育以及中国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独特体认,梁漱溟将国家落后归结为封建宗法伦理导致缺乏团体生活,防碍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把乡村民众教育作为改造中国社会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4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移驻重庆。以战时首都之尊,重庆迅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指挥、文化教育等中心,同时也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佛教人士发扬慈悲济世的大乘精...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4
太虚大师抗战时期长住重庆 ,秉持大乘佛法出世而入世的精神 ,因应时机倡导“今菩萨行” ,后发展成更完备的菩萨学处体系。以汉藏教理院学僧和慈云寺僧侣救护队为代表 ,重庆佛...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4
本文论述了梁漱溟根源于佛教而又融通儒家的重视生命内在修养的人生哲学 ;认为他外现儒者内实佛家 ,可谓以佛家精神立身 ,以儒家践行济世 ,终至入世的现实情怀和出世的终极托...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更是理论家,他提出的通过改造乡村、复兴文化进而改造社会政治体制的乡村建设理念得到乡建派各家一致推许,影响到全国各地,重庆也不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勉仁”学校特别是勉仁书院在缙云山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乃至在重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梁漱溟及其“勉仁”所承载的儒家文化品牌效应、象征意义引起广泛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管理观察 年份:2012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普陀学刊 年份:2018
本文在详细考察相关佛教史籍与当地诸种方志文献的基础上,厘清了铁壁慧机、三山灯来、别庵性统,特别是三山禅师与忠州高峰开禧寺及塔院之渊源,以及高峰山作为聚云祖山之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7
研究了在H3PO4-KH2PO4介质和75℃加热条件下,以邻菲罗林为显色剂,Ag^+对铁氰化钾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的催化作用测定痕量银的新体系。线性范围为0.002—0.032μg/mL,检出限为7.5×......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佛教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从文学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文学的助佛教弘传并融汇于中国文化,两者相互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本文结合两性差异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分析了女人"五碍说"与早期佛教女性观的矛盾歧异之处,认为应该综合理解、辩证看待"五碍说"。文章指出:从佛典中的情形看,女人"五碍"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8
重庆汉藏教理院作为民国时期佛教最高学府,堪称当时中国佛教教育中心,其贡献不仅在汉藏文化交流上,也对民国佛教教育及整个佛教有着全方位的影响;福泽所及不仅川渝,也辐射到...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容,, 来源:财经界 年份:2011
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地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在愈演愈烈。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必须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