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代条约制度的研究,从国际法和制度的角度探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这种过渡性的特殊社会形态。论述了条约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内容实质,剖析了条约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2015
中日甲午战争暨《马关条约》开启了中外条约关系的新阶段,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转折点。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在华建立了不平等条约关系,中国出现与朝贡关系并存的双重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1
天朝体制是中国封建时代特有的对外关系模式,鸦片战争前,英国力图改易之,它开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律劳卑的强横方式受挫之后,义律进行了新的尝试,其职官身份得到了天...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7
革命之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每一个革命家都要解决的问题。孙中山在从事革命活动时,始终没有忘记这个重大的课题。但是,直到晚年他提出“权能区分”这一独特理论,才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3
晚清时期,清政府在外国的强力压迫下,最终放弃传统的盟誓意识,完成从"要盟不信"到"以为信据"的转变,从传统的"怀柔远人"转向"以求两益",并逐渐看到国际法的重要性,进而主张"...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11
中外条约是中外关系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基本问题,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莫不与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种种关联,其中有关概念和理论,则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在相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0
孙中山视民生为一切社会活动的重心,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学术界对民生主义作了大量研究,尤多着眼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基本原则的阐释和解析。如果对其所...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2015
201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工政治试题(以下简称"2015年全国卷Ⅰ"),秉承历年来全国命题的一贯风格,底蕴深厚,价值引领,立意深远,依纲据本,稳中求变,绵里藏针。分析和研究试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5
鸦片战争后建立的中外条约关系,打破了单一法律体制的局面,成为晚清法律变化的一个基本因素。条约规定与国内法规的相互转换,是法律变迁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09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的废约反帝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废约运动,但提出了全面废约的主张,掀起了这一斗争的初潮。它扭转了惧外心理,对帝国主义有了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2013
目的建立鉴别香芍颗粒质量的薄层色谱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香附、白术、白芷、淫羊藿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色谱...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 年份:2013
鸦片战争建立的中外条约关系,改变了以天朝体制为核心的传统国体观。议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清朝君臣以"俯顺夷情"修正"慎持国体",调整天朝体制,昭示了国体观演化的复杂矛...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9
在国企法人治理中,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领导任职配置模式千差万别。领导任职配置模式对公司运行影响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法人治理的方向和公司经...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湖湘论坛 年份:2010
曾国藩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及公天下的思想传统,其忧乐观体现出一种较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境界。他认为"国以民为本",为政治军,要以"爱民"为念。对于国事公事,曾国藩早年便...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9
晚清时期,由于领事裁判权有着种种弊害,中外双方均感不便,产生了改进这一条约特权的意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和英国均谋划补救之法。英国提出"混合法庭"方案,为清政...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湘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体现了这一地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始转向新的发展方向。以传统文化为主导......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曾国藩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成为近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在某种程度上受赐于传统的礼学思想。他吸纳了先秦至清初礼学思想的素养,认为“礼”不等同于礼节仪式,而是修齐治平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学习导报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学习导报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李育民,,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1
天朝体制是中国封建时代特有的对外关系模式,鸦片战争前,英国力图改易之,它开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律劳卑的强横方式受挫之后,义律进行了新的尝试,其职官身份得到了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