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4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中国建筑实践主体是国有的大中型设计院。私营建筑事务所从1980年代开始出现,而真正意义上独立于国有体制之外的个体建筑师事务所进入公...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12
文章分析了上海青浦与嘉定近十年持续的独特建造活动,点评了其中的部分作品,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机制进行分析,并论述了青浦与嘉定的建筑现象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意义与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5
文章试图在杨永生先生关于四代建筑师划分的基础上分出第五代青年建筑师,分析他们所受的影响,以及应对当代中国特定问题时的独特策略,并将这种中国特殊条件下发展出的“权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5
这篇访谈讨论了西班牙事务所S-M·A·O的建筑空间哲学以及他们在中国的建筑项目中获得的体验和发展出的策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1999
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分布与水息息相关。跨越水域拓展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分析跨水域城市形态生成、演进的规律;进而分别从二维形态和三维形态的研究视角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3
60年代是文化思想急剧变革的年代。本文通过回顾60年代的一些先锋艺术家和建筑师组合的作品和活动,追溯了对城市、城市生活认识的转变,并将城市设计看作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4
文章通过对格兰纳达霍塞·盖雷罗艺术中心处理在格兰纳达大教堂对面建造时采取的策略的解读,试图提供一种在采用现代形式的同时深入,正确理解历史案例和景观关联的思考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6
我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同",即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都在同济获得。同济给我最大的教益是开放平等的学术心态和质疑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人们常说同济建筑有着包豪斯的传统,这源......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6
如果说整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西方化”的基础之上.那么中国建筑的理论和批评话语实际上也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建筑理论的话语体系之下。事实上,不同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2
王澍的设计作品总呈现一种令人费解的面貌,无法用通常的风格加以分类。通过一种解码式的阅读,尝试接近王澍作品中的具体和真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1
建筑设计的实践活动的涵盖面很广,“做方案”常常是一些年轻建筑设计人员引以为豪的长处, 而事实上,这离成为一位成熟的,富有经验的建筑师还有很大的距离。一栋建筑的建造包...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5
建筑师/事务所:Barozzi/Veiga地点:波兰什切青建筑面积:1.3万m~2竣工时间:2014年摄影:Barozzi/Veiga,Hufton+Crow,Radek Kurzaj等波兰城市什切青的历史中心区在二战中大半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中国园林 年份:2019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19
文章结合对张雷建筑师设计语言及最近实践历程的回顾.讨论了张雷建筑师在奉贤一座乡村老宅重建工作中呈现的建筑思考,并从乡土原型的提炼和应对特殊日常生活需求两个方面对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10
文章从家宅的建筑原型为出发点,将建筑的形式与家宅的庇护、蜷缩、伸展等意象联系起来,从而尝试对张雷的两座建筑——混凝土"缝之宅"和"三间院"进行一种心理图式的阅读。...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5
1密斯·凡·德·罗奖历史回顾始于1983年的密斯·凡·德·罗基金会(以下简称密斯基金会)是为了重建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以下简...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0
今日欧洲极少主义建筑,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并受到六十年代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本文评介了极少主义建筑的思想基 础,并分析了欧洲有代表性的极少主义建筑师的设计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05
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英)2004年第8期视野路易斯安娜州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伍重的作品。/1949-1989的德国建筑/2004年AR+D奖开始征集/地平线和天际线/《建筑评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03
“我们的建筑物,邻里以及城市,乃是人类的意图和干预所塑造出来的人造物,象征性地向社会宣告了每个成员所占有的地方,……每个群体都知道他们属于轨道的哪一边,物理空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宁,, 来源:建筑创作 年份:2015
2015年5月1日米兰世博会正式开幕,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首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的世博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统筹设计,我的朋友陆轶辰和他的团队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