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7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9
在传统时间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了自身较为稳定的叙事特征。首先,基于古老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时间带有物态化倾向,并进而形成其"时与事并"叙事常规;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水浒传》的经典叙述中,传统钱财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财散民聚"等传统观念,小说通过"食欲"、"财欲"等物欲叙述,来推动各路绿林好汉"聚义"的故事进程,形成由分而合的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3
《西游记》"四众一骑"取经队伍的构成并非来自某几位天才作家信笔所至的向壁虚构,而是凝结着九百多年来人们的集体智慧以及吴承恩本人处心积虑的文化思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连琐》是一篇叙写书生杨于畏与女鬼连琐联诗并进而幽会相恋的小说。读这篇小说,我们不禁要感叹作者通过瑰丽多姿的艺术想象而营造的书生鬼女夜读情境。其中所洋溢着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三言”“两拍”的作者按照市民阶层的审美理想 ,精心设计出平凡世俗的市井角色、阴盛阳衰的情场角色、夫妻谐协的家庭角色 ,这种角色设计缘于“小传统”文化背景 ,冲破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8
古代小说常借助时令节日来谋划结构、展开叙事。周而复始的"四时"观念有助于古代小说循环构架的形成。《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小说带有"四时"转换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古代小说善于将人物内在难以捉摸的“情”传示为有迹可寻的“态”,在描写情绪发作时,常添加修饰性的伴声体态语,突显人物情绪爆发状态;其次是夸说因情绪波动而造成的生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中国“写人学”这一命名最能显示该学科的本土文化身份。具体说来,与“画”融通之“写”是最重要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一,而“人”又历来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核心......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常用“画活”之类的术语来评价小说描绘人物所达到的活灵活现境界。这种“画活”境界可以分解为“睛活”与“毛发动”、“活是××声口”“丰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经常见到“活画”一词。所谓“活画”,实际上就是“以形传神”、“曲尽其态”,通过巧妙的运笔使人物“活”起来。根据评点者对其使用的语境和针对的文本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三国志演义》不仅与秦汉以来的史传文学发生先后文本互涉,而且还在其文本内部形成难以计数的大量“重复”。这些纷呈迭现的行文“重复”,大略可分为言语、修辞格等层面的“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水浒传》的时间设置带有鲜明的“夜化”倾向,并且给人以增强性的叙事效果。首先,从叙事机制来看,为了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水浒传》不仅将故事的发生时间具体到“是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8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宁稼雨提出并建构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已蔚为大观。笔者通过热眼旁观,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理论体系在构建“主题类型”叙事原理方面已成为精彩看点,而其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7
在传统"五色"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容貌描写通常与"五常"、"五脏"、"五性"等"五数"观念形成意义链接,从而富有"五色"修辞性蕴含。具体说来,与仁、礼、信、义、智等"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3
在文本生成与传播过程中,被统称为明代"四大奇书"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四部经典小说长期处于彼此互文状态。对这种彼此互文,以往人们大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受魏晋以来风行的品评人物风气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研究主要采取品评德性与索解本事的方法;上世纪旧式小说研究继承了传统性格分析法,进而延伸到阶级分析,再到多重性格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建功立业、行侠仗义、伏魔降妖以及渔色御女等各类男性群像纷纷涌现,他们躯体的某个部位大多被比附为某种动物,以体现其"壮貌"本色;同时,乐于炫耀肖像权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在《聊斋志异》文本创意中,蒲松龄善于通过"脱化"前人文本这一"以故为新"的策略,融会百家,自铸伟辞。因其花样繁多,异彩纷呈,我们不妨从多种维度加以探论。从"脱化"笔路看,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奎,,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6
在西方“叙事学”日渐成为全球“显学”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构建一门本土化的中国“写人学”与之呼应。从学理上讲,中国“写人学”已经具备了与西方“叙事学”平起平坐的资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