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年份:2006
本文针对工学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指出具有责任意识并从点滴做起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积极主动的心态、稳定踏实的作风和健康成熟的性格是成功的重要保证;较强的时间观......
[学位论文] 作者:李云钢,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2008
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和耐高温等优点,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之一。利用原位自生技术制备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相容性好,...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谈瑛,, 来源:机车电传动 年份:2013
面向磁悬浮系统,提出基于电流-磁通联合内环的新型悬浮控制方法。分析表明,在内环中同时使用电流和磁通信号进行反馈时,系统是线性、时不变及完整的,可取得优于单独的电流环或磁通......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张鼎,, 来源:测控技术 年份:2006
研究DSP数据采集系统的一种开发方法,由DSP应用板、PC机及数据交换卡组成开发系统,利用Pc机的高级语言独立于DSP系统进行算法开发和在线调试,算法成熟后移植到DSP应用系统,给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罗成,李云钢,, 来源:计算机仿真 年份:2006
磁浮列车的悬浮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其精确数学模型的建立非常困难。目前使用的系统模型大多是经过简化的近似线性化动力学模型,这样的模型在悬浮系统的研究中只起到方向上的指导作用,在工程实践中获取控制对象的精确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网络不仅......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刘栋,, 来源:经营者 年份:2018
按照习主席“要努力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的指示要求.在上级首长的指导下,旅队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软硬件建设;不断...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陈强,张琨, 来源:机车电传动 年份:2002
介绍基于DSP的磁悬浮列车悬浮控制器,阐明控制器硬件简洁、算法实现方便的特点,指出通过现场总线实现了悬浮控制算法的远程加载和调试,由此达到在控制台就可完成多台悬浮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常文森, 来源: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9
主要从悬浮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解决磁浮列车的轨道共振问题,研究鲁棒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计划观测器参数的选择方法,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浮控制系统可以消除轨道共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常文森, 来源:自动化学报 年份:1999
为了消除磁浮列车的轨道共振,必须设计鲁棒性较强的悬浮控制系统.将悬浮控制系统分解为电流环和悬浮子控制系统两个串行、解耦的子系统来考虑,并应用H∞控制理论设计了电流环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丽君,李云钢, 来源:测控技术 年份:2004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需要测量系统中的小幅度周期性振动的参数;笔者利用广义Kalman方法来观测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值和相位,计算其微分信号,设计了单模态的观测器,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算法的有效性;给出了多模态情况下的基本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常文森, 来源: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本文研究了模块结构EMS型磁浮列车中的一对相互错开的电磁铁的导向模型,采用衰减记忆算法实施导向控制,通过仿真比较了主动控制系统与自稳定系统的导向效果,讨论了导和控制对纵向悬......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常文森, 来源:模糊系统与数学 年份:1998
为了进一步提高了列车的承载能力,本文利用电流互感器、间隙传感器和加速度表作为敏感元件,对悬浮系统进行反馈控制,并根据悬浮质量的不同,对反馈参数进行模糊调整。分析的结果表......
[会议论文] 作者:李云钢,常文森,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技术与自动化学术会议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钢,陈慧星,张鼎,, 来源:机车电传动 年份:2007
研究电磁永磁混合型EMS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控制问题.根据控制指标要求设计零功率控制器.内环采用次速电流环,外环采用自适应PD环,它能保证系统在全质量范围内悬浮性能保持一致。仿......
[期刊论文] 作者:弥柱,李云钢,程虎,, 来源:机车电传动 年份:2012
基于V型轨道的磁悬浮系统,利用一套磁体可同时实现悬浮、导向及牵引功能,其关键是控制算法的设计和调试。以一套基于V型轨道的磁悬浮试验装置作为实验平台,根据其悬浮、导向和滚......
[期刊论文] 作者:张颖,陈慧星,李云钢,, 来源:兵工自动化 年份:2009
研究电磁永磁混合EMS型磁浮列车的吸死防护问题。从理论角度要求风险存在时防护措施既能有效防止吸死,又不会因误保护动作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由此提出一种充分利用间隙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张鼎,李云钢,, 来源:测控技术 年份:2007
研制一套由车载齿槽板、沿轨道分布的检测子块及一台上位处理器组成的轨道车辆地面式定位测速系统。子块以PIC16C54为核心,通过测定齿槽板的挡光脉冲来计算行车速度及方向;上位......
[会议论文] 作者:李云钢,程虎,张鼎, 来源: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 年份:2005
本文基于滑模控制方法来实现电磁永磁混合系统的稳定悬浮,设计了悬浮控制器;分析表明,与纯电磁铁系统相比,混合磁铁控制器参数的可选范围小,控制难度较大;仿真表明,滑模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闫宇壮,李云钢,程虎,,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份:2007
针对EDS(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型磁浮系统自振较大的不足,研究一种EDS和EMS(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混合作用的磁浮技术。基于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劳斯判据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汝宁,程虎,李云钢,, 来源:机车电传动 年份:2011
分析了影响列车转向能力的3个主要因素:导向电磁铁长度、摆杆的摆动范围与拉力、相邻转向架对搭接电磁铁的挤压与拉伸,并提出了保持列车摆式结构不变、取消车辆搭接电磁铁、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