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3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3
丝织品在国内外市场呈上升趋势,我国生丝出口占国际市场的80%。陕北黄土丘陵区以水平槽带状灌木化在25。以上退耕陡坡地植桑,亩产桑叶650kg;用塑料折簇进行大蚕立体片叶育,亩...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 来源:水土保持 年份:1981
黄土高原共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特有的大型地类。这个高原一方面曾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现代革命根据地之一,为推进我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另一方面又...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8
(一)基本情况我国黄土高原无定河中、下游的峁状丘陵沟壑区,水土严重流失,地形极为破碎,再加人口密度大,经济生活贫困,为急需重点治理与难于治理的地区。以具有代表性的米脂...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 来源:植物检疫参考资料 年份:1981
1979年10月份参加了一个代表团去日访问,了解到下列几种病虫在日本为害较严重,而在我国则尚未发生,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1、蔬菜象虫(Listroderes obligus K.)这是由南美...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分布与发生情况小麦吸浆虫在西北很普遍,分布于陕、甘、宁、青四省,其中所有冬小麦与春小麦皆遭为害,而发生严重的有下列几种情况:1.河洼低湿地区,如陕西沿渭河的盩厔、鄠县...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55
一.问题的重要性 西北许多地区都有种苜蓿和豌豆来倒槎的习惯,在陕西中部人多地少的地方,农民常采用小倒槎的方式以增加地力,如水地的倒槎是豌豆、玉米、棉花、小麦、豌豆;...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小麦黄矮病以晚熟冬麦和春麦区发生流行危害最重,新发生红穗症状,小麦品种抗病性持久,具有慢黄矮病和发病的康复现象;介体禾谷缢蚜传播能力提高,赶上和超过了优势介体麦二岔蚜;发病......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9
1983—1987年田间人工鉴定4211份主要小麦品种资源材料,对黄矮病的反应虽有不同程度差异,但无免疫品种。症状表现最为抗病并且较为稳定的是远缘杂交小麦品种中4、中5、多年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4
对黄河中,不游流域历史上最早严重发生的小麦兰矮病,经接种传毒试验,病株和介体条沙叶蝉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类菌原体和病株对四环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证明是由介体条沙叶所传播......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9
小麦拟黄叶病(WYLV)是黄淮流域近年小麦上发生的一种新病毒病。经传毒试验结果初步明确症状和传毒介体蚜虫种类。叶片初发病上半部退缘发白;后变为全叶退缘黄化,叶鞘顶端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0
由于介体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的传播能力显著提高,1988—1989年度在陕西关中西部早播麦田,随着介体禾谷缢蚜的猖穰发生,引起小麦黄矮病初侵梁发病空前严重,春季发病形成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5
根据介体蚜虫传毒力和植株病毒含量抗性指标,小偃麦中5和中4高抗小麦黄矮病及其该病毒主要侏系GV和DAV。抗病性持久、稳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风,朱象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79
关中渭河流域稻麦区,部分麦田近年春季连续出现麦苗黄叶现象。周至县农科所于1974年在该县黑河灌区推广品种官村1号麦田发现麦苗黄叶现象,并从品种和栽培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凤,朱象三, 来源: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年份:1989
阐述了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传播能力的提高及其原因,禾谷缢蚜大发生导致小麦黄矮病发生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秦凤,朱象三, 来源: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年份:1991
经测试明确:小麦黄矮病主要发生流行区在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小麦黄矮病毒(BYDV)主要株系组成为麦二岔蚜/禾谷缢蚜株系(GPV)和麦无网蚜/麦长管蚜株系(DAV),其中GPV为主流株...
[期刊论文] 作者:朱象三,吴远举, 来源:北方蚕业 年份:1990
(一)国内外桑蚕发展趋势与对策当今世界上,由于人类对保健的重视,衣着又普遍追求天然纤维,蚕丝这个“纤维皇后”就成为中上等生活水平的象征。全世界蚕丝生产量仅占天然纤维...
[期刊论文] 作者:冯崇川,朱象三,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0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麦区间歇流行的重要病毒病。近年来,许多单位对病害的流行及预测预报都做了不少研究,这对小麦黄矮病的流行规律及其测报,都将是重要的参考。我们根据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修炼,朱象三,袁锋,,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5
温度是影响芦笋小管蚜种群的主要因素之一。1-4龄阪雌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3.221、5.631、4.804和10.857℃。有效积温依次为71.556、52.760、52.537和45.562日度。供试温度中24.52℃对蚜虫最有利。在此温度下rm、b、λ的值最大,而d则最......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修炼,朱象三,袁锋,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危害芦笋的蚜虫有芦小管蚜BrachycorynellaasparagiMordvolki1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棉蚜AphisgossypiiGolver和豆蚜A.craccivoraKoch等4种,芦笋小管蚜是绝对优势种。受害植株节间缩短、矮缩、甚至死亡。有支蚜对芦笋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Franklin上降的落的有翅蚜数量最多。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修炼,朱象三,袁锋,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2
研究结果表明,(1)从芦笋植株上采集蚜虫的方法以开水浸烫法和冲洗法最佳;(2)卵和孤雌蚜在植株上和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卵主要产在下部20cm的主枝茎上,孤雌蚜主要分布于下部9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