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年份:1999
1997年11月17~19日在法国昂西召开了关于幼婴免疫力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由法国Mérieux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研究免疫系统发育的专家、参与婴儿疫苗研制和评价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检验医学 年份:200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问世数十年来,广泛应用于检测各种体液中的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在传统的ELISA中,微孔板上包被的是可溶性的抗体或抗原,...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检验医学 年份:2015
阐述了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筛查试验的假阳性问题和应对措施,强调检测抗HCV抗体和抗TP抗体应包括抗体的筛查试验和针对筛查呈重复阳性反应结果而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检验医学 年份:201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其识别并清除病毒(急性自限性感染)抑或表现为免疫耐受(慢性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与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HBV感染者...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年份:1992
本文介绍一种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基质的快速、简便和敏感的ELISA。因受光学测定系统的限制,ELISA 的吸光度值通常是测定低物的最大吸收峰值,从而本法的检测范围较放射免...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年份:1999
输注重组细胞因子可导致患者产生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T细胞免疫耐受的消失是健康个体含有高亲和力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的原因,从而导致输注IgG制品者体内含有多种抗细胞因子自...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5
本文介绍导致人类3种性联免疫缺陷症的特异性基因缺陷,其中无γ球蛋白血症(XLA)由编码B细胞的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所致。高IgM综合征(HIGM)系编码T细胞CD40配体(CD40L)基因突变引起,而严重联合免疫缺......
[期刊论文] 作者:王璇,朱晴晖,,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份:2016
目的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PMN)抗体的方法,确定健康人PMN CD16b和CD177两种抗原的参考范围,并初步用于检测抗PMN抗体。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前向散射和...
[期刊论文] 作者:Temp.,NS,朱晴晖,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2
多聚酶链反应(PCR)类似体内DNA复制过程,在待扩增的“靶”或“模板”DNA双链分子的的两端各接一个引物,经一次循环后,可得到两个相同的双链靶DNA分子。DNA分子数随循环次...
[期刊论文] 作者:Trinchicri G,朱晴晖,, 来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年份:1992
本文综述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结构特点,某些化学药物,微生物和IFN-γ、GM-CSF、IL-2、4、6等细胞因子和TNF本身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对TNF基因表达的调节...
[期刊论文] 作者:Trin.,G,朱晴晖, 来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年份:1992
本文综述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结构特点,某些化学药物,微生物和IFN-γ、GM-CSF、IL-2、4、6等细胞因子和TNF本身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对TNF基因表达的调节...
[期刊论文] 作者:刘玉霞, 朱晴晖,, 来源:检验医学 年份:2008
目的评价结合胆红素(CBil)和非结合胆红素(UBil)的直接测定在胆汁瘀积性黄疸(CJ)、肝细胞性黄疸(HJ)和新生儿溶血性黄疽(NHJ)中的价值以及δ胆红素/总胆红素(δBil/TBil)比值对CJ患者手术疗......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章谷生,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5
本文介绍导致人类3种性联免疫缺陷症的特异性基因缺陷,其中无γ球蛋白血症(XLA)由编码B细胞的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所致。高IgM综合征(HIGM)系编码T细胞CD40配体(CD40L)基因突变引起,而严重联合免疫缺......
[期刊论文] 作者:程振球,朱晴晖,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1993
从ELISA用于检测抗原抗体以来,衍生的各种改良方法不断涌现,使乙型肝炎诊断技术逐步改进和完善。ELISA与生物素一亲和素系统的结合,增高了检测的敏感性,但由于亲和素(AV...
[期刊论文] 作者:樊绮诗,朱晴晖,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2001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突破性成就,为人们认识和诊断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1].通过研究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DNA结构以及转录或翻译水平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张锦锋,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2001
现知人类的疾病都与基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核酸的检测和分析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带来疾病诊断模式和治疗策略的更新,并揭示了与基因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章谷生, 来源:检验医学 年份:2007
上世纪70年代,得益于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集流体喷射技术、激光技术、空气计数、γ射线能谱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显微荧光光度计于一体的流式细胞术(flow c......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章谷生,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1995
细胞粘附分子的家族、临床意义和检测上海静安医学化验所免疫研究室(200040)朱晴晖,章谷生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是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间质相互作用的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晴晖,章谷生, 来源:老年医学与保健 年份:1998
锌能促进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发育,促进组织再生,也是体内多种金属酶的组成成份,它与其他微量元素在体内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作用,一旦失去平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近几年,随着现......
[期刊论文] 作者:顾敏晔,朱晴晖,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2002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抗感染过程,该类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功能,其作用过程历经趋化运动,识别并结合吞噬物质,进而摄入胞内,最终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