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79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志直,赵民,郑健康,,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5
“纳赤台群”系指青藏线格尔木至昆仑山口间的一套浅变质的地层,1959年由青海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命名,时代统以 Pz_(1+2)表示之。1972年青海省地质局区测队,在温泉幅(1/100...
[期刊论文] 作者:朱志直,赵民,施立新,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年份:1984
西大滩混杂堆积,出露于东昆仑中段南缘,青藏公路的西大滩南侧之煤矿沟(图1)。秦德余、李光岑1976年首次认为是混杂岩,但未做描述。青海区调一队四分队在填图时也注意了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黄其顺,朱志直,柴耀楚,,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3
切区超基性岩体位于藏北超基性岩带的中段。自195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西藏考察队、地质部西藏第二地质队先后在该岩体进行地质考察和普查找矿工作。1976—1978年我们配合西藏...
[期刊论文] 作者:韩同林,陈国铭,朱志直,,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2
前言西藏东北部系指东径90°—96°,北纬29°—32°范围,东北角部分跨入青海省(图1)。本区在1975年以前,未进行过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1975—1977年由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铭,曲景川,朱志直,,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年份:1980
北喜马拉雅褶皱带,系指雅鲁藏布江以南的中、新生代褶皱带。作为印度板块北缘的构造带,是在古生代末岛链状隆起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它经过二叠纪末的剥蚀再沉积,进入晚三叠世...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铭,韩同林,朱志直,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年份:1980
近几年,我们参加西藏地质局组织领导的一些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工作地区涉及拉萨、那曲、山南等地区。本文只是根据近年实际工作,并参考和引用西藏地质局、青海地质局、四川地...
[期刊论文] 作者:肖序常,陈国铭,朱志直,,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78
近十数年,在讨论板块构造中,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注意到对蛇绿岩的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的意义。祁连山具较典型的古蛇绿岩带,著者认为系代表一个古海洋壳残体。通过实际资...
[期刊论文] 作者:姜春发,朱志直,孔凡宗,,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79
留凤关复理石,系指东秦岭冒地槽早三迭世留凤关群的复理石建造。它位于宝成铁路的凤县至聂家湾一带(图1),向西延至西秦岭。留凤关群,早有人认为属复理石沉积,不过都未提出具...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铭,肖序常,曲景川,朱志直,,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2
根据近年考察结果,我们认为北喜马拉雅褶皱带在中生代时期为优地槽。它的范围在喜马拉雅山北坡,从低分水岭至雅鲁藏布江沿岸宽约150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图1)。优地槽的洋壳沉积...
[期刊论文] 作者:姜春发,张庆贵,张玉岫,朱志直,,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63
中外地质学者一向认为东秦岭地槽的主要褶皱时期属华力西旋回。黄汲清、叶连俊、张文佑、张伯声、张尔道、靳毓贵等,皆有此种观点。他们的主要依据是,被认为属早侏罗世的沔...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志琴, 徐惠芬, 张建新, 李海兵, 朱志直, 曲景川,,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94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火山岛弧带前缘为弧前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它由多重的增生火山岛弧、复理石增生楔、高压变质滑脱带及蛇绿岩残片组成,为早古生代古祁连洋壳自SW在NE俯冲...
[会议论文] 作者:姜春发, 冯秉贵, 杨经绥, 朱志直, 赵民, 柴耀楚, 施, 来源: 年份:198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青海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简称青海区调队、新疆区调队)、青海第一地质大队合作组成的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第...
[会议论文] 作者:姜春发, 冯秉贵, 杨经绥, 朱志直, 赵民, 柴耀楚, 施希德,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志琴,徐惠芬,张建新,李海兵,朱志直,曲景川,陈代璋,陈金,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94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火山岛弧带前缘为弧前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它由多重的增生火山岛弧、复理石增生楔、高压变质滑脱带及蛇绿岩残片组成,为早古生代古祁连洋壳自SW往NE俯冲于阿拉......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志琴,徐惠芬,张建新,李海兵,朱志直,曲景川,陈代璋,陈金禄,,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