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曾祥方,,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2012
射线理论是地震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在内部连续结构层析成像、间断面特征、震源机制解、地震定位等方面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遍布世界各地的宽频带地震台网,提供了海量...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娜,曾祥方,,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8
主动源探测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爆炸震源对激发场地产生的破坏使得其难于用于监测动态变化,近年来国内外专家提出将人工震源用于研究地壳结构及其变化,发现气枪震源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可重复性震源。然而,气枪震源激发的能量有一定的限......
[期刊论文] 作者:曾祥方,倪四道,, 来源: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年份:2013
Shear velocity and density contrast across the inner core boundary are essential for studying deep earth dynamics, geodynamo and geomagnetic evolution. In previ...
[会议论文] 作者:宋政宏, 曾祥方, 来源: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48:环境地球 年份:2018
[会议论文] 作者:曾祥方,倪四道,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1
在经过时间域,频率域的归一化处理,利用地震背景噪声计算得到的日本九州岛台站的一年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中出现了很强的非台站间传播信号。这个信号在2006-2009年,年度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中均在同一到时出现,表明该信号来自同一源,周期约为10秒。......
[会议论文] 作者:曾祥方,贺曼秋,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利用2008年到2010年间的967个地震,中的9261个P波的第一个到时,对同一个台站记录的相邻地震计算到时差,得到20059个P波到时差。为了取得较好的初始模型,拾取了研究区初动清楚的几个四级以上地震的P波到时,通过网格搜索得到的三层地壳一维模型,其地壳厚度为42km。在研......
[会议论文] 作者:倪四道,曾祥方, 来源: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准确的地震位置是震灾评估、孕震机理以及地震内部成像研究的基础,但是基于地震直达波到时的传统定位方法在地震台网稀疏地区不能得到准确的定位结果.而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可以作为近似格林函数的发现,为地震定位、地球内部成像等地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
[期刊论文] 作者:罗艳,赵里,曾祥方,高原,,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5
利用近震波形拟合方法获得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共37个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深度(3.4≤Mw≤5.1).大部分地震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有个别走滑型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0~2...
[期刊论文] 作者:曾祥方,倪四道,夏英杰,,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2
从地震背景噪声、地震波直达波或者地震波尾波的相关函数中提取近似格林函数(Estimated Green’sFunction)已经成为地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由近似格林函数中提取面波频散曲线,...
[期刊论文] 作者:罗艳,曾祥方,倪四道,,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3
震源深度是地震学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孕震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稀疏台网中震源深度的精确测定一直是难点.基于地震波到时信息是测定震源深度的......
[期刊论文] 作者:谢军,倪四道,曾祥方,, 来源:四川地震 年份:2012
2010年1月31日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发生了M5.0地震,四川盆地内部的台站观测到了很强的短周期面波波形数据。本文对地震数据的Rayleigh波和Love波提取基阶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四川盆地中部浅层地壳一维剪切波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部近地表剪......
[期刊论文] 作者:夏英杰,倪四道,曾祥方,,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1
汶川地震前,我国及周边地区地震台站记录的地脉动信号显著增强,对这段时期内的地脉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它们的能量主要集中在0.20Hz附近.通过单台法对该频段信号进行定向,发现多个大陆和海岛台站记录的地脉动信号来源方向均指向我国东部海域,且方向变化与同......
[会议论文] 作者:倪四道[1]曾祥方[2], 来源: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准确的地震位置是震灾评估、孕震机理以及地震内部成像研究的基础,但是基于地震直达波到时的传统定位方法在地震台网稀疏地区不能得到准确的定位结果。而地震背景噪声互相......
[会议论文] 作者:曾祥方,夏英杰,倪四道,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通过单台法对该频段信号进行定向,发现多个大陆和海岛台站的来源方向都指向我国东部海域,且方向变化与同期的威马逊台风路径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已有的地脉动强度随与台风中心......
[会议论文] 作者:夏英杰,倪四道,曾祥方,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1
  本研究分析了亚欧大陆台站地脉动信号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同时认识到它与海洋背景场变化的一致性。指出,通过海洋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台站地脉动信号的变化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曾祥方, 韩立波, 石耀霖,, 来源: 年份:2004
近年来随着地震台网观测能力的增强和理论方法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测定地震尤其是浅源地震的深度。浅源地震,尤其是发生在沉积层中的极浅震,往往认为是与注水活动相关[1]。...
[期刊论文] 作者:崇加军,倪四道,曾祥方,,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0
实际地震波形观测表明,对于大陆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壳中的地震而言,有一震相出现在P波和s波之间.一般在30-50km附近发育得较好,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径向分量,而垂向分量的振幅相对径向......
[会议论文] 作者:崇加军;曾祥方;倪四道;,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利用sPL确定震源深度的优势在于,仅需要离震源30—50 km附近的一个台站的波形就可以获得可靠的震源深度,不需要精确的震中距离,同时由于距离较近对于较小的地震也可以应用,因此在......
[期刊论文] 作者:曾祥方,韩立波,石耀霖,,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13
震源机制解研究是认识地震发震断层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解深部构造应力和地震发震机制的重要依据。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魄7.O级地震,利用近震直达P波初动极性反演了地震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娜,储日升,曾祥方,,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9
本文利用海底地震仪(OBS)观测到的2016年6月18日漳浦海域M_S 3.3级地震波形,结合陆地固定台网记录,采用NonLinLoc方法对该地震进行了重定位,结果与福建台网定位结果较为一致.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研究了震源机制解,P波初动极性方法确定了该次地震的共轭断层面解的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