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76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徐樟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2
摘要:本文以我校《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课程教学为例,在分析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及其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几点做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燕,徐樟有,,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份:2009
以新立油田扶杨油层为例,开展了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在取心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分析化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储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将储层微...
[期刊论文] 作者:徐樟有,张继春,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2001
1975年发现的任丘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 ,产油层位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 ,从整体看是双重孔隙介质的底水块状油藏 ,但由于潜山内部存在两层非渗透性隔层 (雾六段...
[期刊论文] 作者:徐樟有,孙红军,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3
沉积层序的划分包括层序边界的识别和划分.在对地层进行沉积层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各段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中,综合应用各...
[期刊论文] 作者:徐樟有,张国杰,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同样发育着非渗透性隔层 ,它们主要由泥质含量较高的致密层和构造裂缝不发育的纯岩性致密层组成 ,可以从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和构造裂缝发育特征等方面进行识...
[期刊论文] 作者:徐樟有, 熊琦华,,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着油田开发效果,储层平面展布特征、纵横向的连续性、储集物性的平面变化规律和层间物性的差异程度等都是描述储层非均质特征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枣...
[期刊论文] 作者:曹金英,徐樟有,
来源:贵州科学 年份:2008
信息融合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综合分析多源信息的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应用常规方法很难应对日趋复杂的地面和地下条件.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对多信息源...
[期刊论文] 作者:孙红军,李晓光,徐樟有,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3
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持续俯冲和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对辽河盆地的形成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线索的深入剖析,该地区早...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燕,徐樟有,郭辉,康平,,
来源:断块油气田 年份:2008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利用岩心、测井...
[期刊论文] 作者:杨雷,庞雄奇,徐樟有,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年份:2004
中国石油大学主办的英文版学术期刊《石油科学》(英文版)——Petroleum Science被SCI收录后,期刊面临新形势.本文通过回顾Petroleum Science所走过的办刊之路,思考如何打造具...
[会议论文] 作者:孔令运,徐樟有,李春晓,
来源:2015全国沉积学大会 年份:2015
在我国各类碎屑岩储层中,河流相储层的可动剩余油分布概率是最高的,为32.3%,表明其开发潜力仍然较大。以岩心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
[期刊论文] 作者:姚萌, 徐樟有, 熊琦华, 魏萍,,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94
合理地对储层进行分类是评价储层的基础。至今为止,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储层分类的参数,但应该应用哪些参数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参数一直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众多可用于......
[期刊论文] 作者:徐樟有,宋丽,吴欣松,陈策,,
来源:岩性油气藏 年份:2009
对分别代表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气藏特征的潼南、八角场和广安3个气藏进行了解剖分析与描述。结果表明: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均系近源...
[期刊论文] 作者:李潍莲,刘震,徐樟有,吴欣松,,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2007
对柴达木盆地19个油气田典型油气藏的详细解剖,油气藏具有6个特点:①油气层厚度薄,油气藏面积总体偏小;(参油气藏油层物性相对较差;③古近系、新近系原油成熟度总体偏低;④油气藏类......
[期刊论文] 作者:倪玉强 石秀慧 徐樟有 林煜,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年份:2013
【摘要】丰谷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以砂岩为主。其中砂岩又分为钙屑砂岩、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碎屑组分以岩屑为主,其次为石英,长石含量低。储集空间主要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为次。在总体......
[期刊论文] 作者:赵艳,吴胜和,徐樟有,温立峰,,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依据岩石薄片分析,利用成岩作用定量分析及成岩演化等技术,对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砂岩储层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须二段储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但亦存在孔......
[期刊论文] 作者:林煜,徐樟有,吴胜和,张文彪,郁智,,
来源:断块油气田 年份:2011
川西坳陷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属典型的陆相舍煤地层.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首先根据岩心描述、岩石薄片观察及砂体测井曲线形态分析等,在须四段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
[期刊论文] 作者:林煜,徐樟有,吴胜和,倪玉强,郁智,,
来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川西拗陷丰谷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属致密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成岩储集相及其成岩演化序列进行研究,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林煜,郁智,徐樟有,吴胜和,陈洪艳,,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11
针对丰谷构造须四段储层具有埋深大、物性差、砂泥岩速度差异小等特点,综合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多属性反演与基于地质统计学的随机模拟进行砂体展布预测。该方法在目标曲线......
[期刊论文] 作者:吴胜和,徐怀民,侯加根,徐樟有,岳大力,,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2012
本文论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学科内涵、归属与教学内容体系。该学科为广义的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为一门研究油气田发现后至开发结束全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