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 来源:西南园艺 年份:200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对鲜食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的同时 ,对其食用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已不仅仅满足于食用糯玉米或甜玉米 ,即市场需要又甜又糯的加甜型糯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 来源:农家科技 年份:2011
渝糯851是重庆市农科院最新育成、授权重庆科光种苗公司独家开发的中早熟、中秆、半紧凑、大穗、硬粒型糯玉米杂交种,是重庆首个应用热带血缘育成的,既能用于鲜食。又能用于收......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董泽勇,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91
海拔高、温度低是制约康北一熟区土壤供氮的主导因子,故其氮素潜在含量高、供氮量少,对青稞亩平供氮8 kg,约占青稞丰产需氮量的59.6%。常规碱解氮量与该区土壤供氮能力不吻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董泽勇,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91
海拔高、温度低是制约康北一熟区土壤供氮的主导因子,故其氮素潜在含量高、供氮量少,对青稞亩平供氮8 kg,约占青稞丰产需氮量的59.6%。常规碱解氮量与该区土壤供氮能力不吻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众,张学军,孙富春,张胜恒,,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份:2010
终端区相对于航路,空间狭小,航线密集,航班机动范围有限,已成为飞行事故高发区。针对终端区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结合进港排序的冲突解脱方法。首先利用进港优化算法对终端区...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 徐红智, 蔡治荣,,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蔡治荣,徐红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5
自2000年开展国家鲜食糯玉米区试以来,通过国审玉米新品种达14个,其食用品质、产量、抗病性、农艺性状等均明显优于上世纪末的主推品种,不仅育种水平有较大提高,而且研究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易红华,蔡治荣,,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8
通过对国审糯玉米品种亲本来源的分析,表明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玉米杂交种、自交系、农家种是我国目前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是扩增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选育二环...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蔡治荣,徐红智, 来源:西南园艺 年份:2002
秋季鲜食糯玉米指在秋季种植,以采收鲜穗为目的的糯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徐红智,蔡治荣,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5
采用部分基因修饰的方法,以WU2608为母本,以S181为父本育成加甜型糯玉米渝彩甜糯1号,内含甜糯双隐基因,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熟期较早等特点.介绍了渝彩甜糯1号的特征特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蔡治荣,杨华,徐红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4
采取部分基因修饰的方法,用不同的隐性基因纯合体杂交,使部分糯子粒被甜基因修饰而增甜,选育出又甜又糯的加甜型糯玉米--甜糯玉米.选育实践表明,正确筛选及鉴定目标甜、糯基...
[会议论文] 作者:张胜恒,易红华,蔡治荣,陈荣丽, 来源:第四届全国鲜食玉米暨速冻果蔬大会 年份:2008
通过对国审糯玉米品种亲本种质来源的分析,表明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玉米品种、自交系、农家种是我国目前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增扩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随着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易红华,张胜恒,刘玉英,蔡治荣,,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07
针对重庆地区特有气候和农户种植习惯,对鲜食糯玉米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易红华,蔡治荣,陈荣丽,张胜恒,,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渝科糯1号是以B4301为母本,S181为父本,根据西南气候特点及种植习惯选育成的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鲜食及加工兼用型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通过重庆市审定,2009年通...
[期刊论文] 作者:易红华,张胜恒,蔡治荣,陈荣丽,,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2
以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京科糯2000二环系选育的N715为母本,组配成杂交组合YN703,在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1 910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95%,增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华,邱正高,蔡治荣,祁志云,张胜恒,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3
渝单七号(渝9501)系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268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粮饲青贮兼用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经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籽粒高产、抗病性...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云,杨华,张胜恒,邱正高,柯剑鸿,,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7
渝单18号(C3688)是重庆市农科院以自选系268为母本,自选系B603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经多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点。......
[期刊论文] 作者:雷开荣,杨华,吴红,张胜恒,林清,郝风,,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5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从8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7对在鲜食玉米中表现多态性丰富、带型清晰明显且稳定的引物,分析了鲜食玉米自......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恒,蔡治荣,徐红智,杨华,易红华,,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6
渝糯13号是重庆市农科所春种冬繁,历时6年试验研究选育的中早熟、中秆、半紧凑、大穗型杂交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以自选糯玉米自交系B6947为母本,自选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
[会议论文] 作者:蔡治荣,张胜恒,杨华,易红华,陈荣丽, 来源:2008年全国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与观摩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糯玉米(Zea mays L.ceratina Kulesh)又称蜡质型玉米或粘玉米,起源于我国西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对糯玉米育种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杂交育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发展迅猛,不仅开展育种研究单位增多,而且育种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