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07
生命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我曾经写到: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被许诺的未来的发展与幸福的可能性,所有的一切...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6
基础教育应当坚守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从人类普遍的价值认同里面,从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尊重和理解生命,并为生命成长提供更多...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4
教学民主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课堂上对学生要既有鼓励又有安慰、帮助,这些都是教育生命化思想的表现。 改善师生关系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14
语文教学应该做的核心工作就是唤起学生对美和生活的向往,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下这样的功夫,使学生明白最好的书是帮助你生活的,任何的阅读行动都是一种精神的行善,首先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河北画报 年份:2007
鼓的起源及历史上的演变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鼓的记载。其起源有四种不同的说法:一、圣人制鼓说。《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鼓、...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没有生命的投入,看不到时代精神的变化,不是因为内心的需要,而关注最根本、最尖锐、最困难的教育状态,多年来的教育写作充斥着贫乏和庸俗,令人有一种一望无际的眩晕。今天教育写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04
教育总是一种明亮。可能为善祛恶的人们,并不是特别的有办法,但明亮的生命本身,就有一种改善的力量。我总是怀着这样的理解:所谓的生命化教育,它试图理解这个世界,接纳这...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4
【正】 (福州三十七中初三同学在福建省电教馆演播室上完《泰坦尼克号》这一节课后,在播控室观看的张文质老师要求接着上一节课。) 师:刚才我在外面看你们的一整节课。看完以...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4
【正】 王欣 青年文艺评论家,现供职于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近年主要从事近现代思想家著作的整理与编纂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提起孙武子,从古至今,众所周知。说到先轸,则少有知其为何许人者。其实先轸比孙武还早一百多年,就当时形势而言,他们二人对自己时代所起的作用,先轸远在孙子之上,故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17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偏重方法而不从生命本身的规律、内涵方面去研究孩子、教育孩子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影响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是生命中的“奶” “蜜” “盐”三大核心元素,只...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9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这一观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知道、了解、认同并践行。从教育的艰难性、急风暴雨式“教育革命”的破坏性等方面来说,要让教育慢下来,我们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10
【正】小学校长需要顽强的心智谢谢徐校长,也谢谢在座的各位老师。我非常高兴看到大家,大家对我还是有所期待的,这种被期待的感觉很好。说实在的,我前两年曾写过一篇小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14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在针对全美12~22岁的年轻人所做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中发现,目前的年轻人大约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疏离者:此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让每个人在他的意义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有人问"生命化教育有什么模式吗?"我要说,有模式的教育是有麻烦的教育。早晨,赵赵(在座,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生命化教育课题团...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6
生命教育助益生命成长,且首先能帮助生命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自身获得成长,从本质上来说,生命教育是可实践的。具体而言,生命教育实践首先应当回到教育应有的生命立场,让拥有...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2005
活力,与其说是一种精神品质,倒不如说是一种生理特质.活力大概总是与良好的身体状况伴随在一起,但它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趋向衰退,并且到了老年时会渐渐化为乌有....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5
【正】1、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罗素语),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1
今晚到哪里寻找一本值得读的书?很多时候我会盲目地站在书橱前,看了又看,我失去了对智慧的好奇,似乎更关心读下去的姿势。“灰不溜秋,忧心忡忡”,拉金使用的这样的词语,也适合我用来形容自己无数个夜晚。夜晚,我总是不大有方向感,一个人在白天耗费太多精力对付生活的烦忧......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质,,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正】父母这个称谓首先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为人父母既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又是一种对象性的角色。因为你只有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才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没有孩子,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