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2001
本文对俄罗斯的总人口发展、人口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等人口再生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自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人口的总量出现下降趋势 ,出生率和生育率都大幅度下降 ,而死亡率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正】 人口迁移的适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最佳配置。很明显,离开人口按照自身规律不受阻碍的迁移流动,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学刊 年份:1990
我国于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第一次提供了有关人口迁移的较为系统、详尽的资料。据此,并参考其它材料,我们可以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作出一个初步总结。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城市规划 年份:2003
以美国和日本为重点 ,分析了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其规模、结构、分布等特征。探讨了美国大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态势、新特点及其产生的矛盾 ,并特别就纽约大都市区的人口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1995
【正】一、山区人口合理再分布的意义和内容我国有两多:一是人多,二是山多,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特点.若把三大直辖市的市区算作一个市,则1990年四普时全国计有2366个市、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2
城镇人口的统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统计口径如何确定。本文对中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研讨 ,并着重对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相关问题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学刊 年份:2002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31个省区的主要数据表明,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人口数量的变动特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和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研究 年份:1999
近20年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其人口分布态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全国最大城市上海,其中心城区范围扩大,人口密度显著下降;城区核心部分人口绝对数。持续减少,城区外缘部分人口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统计研究 年份:2002
一、问题的提出与许多社会经济现象一样,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差别虽然在定性上比较容易理解,也易于取得共识,但却难以在两大范畴之间定量地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1981
死亡率对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随着各年龄组死亡率下降,人的寿命延长,年龄较大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必然上升,人口趋向老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绝对)正相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乎是反常的现象,原因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2
【正】 泰国是一个盛产稻米的农业国。近二十年来,泰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不仅在工业化上取得了明显进展(工业总产值已于1978年超过农业),而且农业生产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1987
【正】 一 自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人口地理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然而,最近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在一些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里,人口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1990
国际移民政策的重大变化 永久性移民,是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它并没有严格的定义,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长期移居另一个国家,并享受该国合法公民的大部分权利,主要是居留权和工作权,经过一段时间(例如5年或更长一些)以后,入籍为该国公民,则可基本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2
【正】 土地是社会财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目前,从土地的耕耘中,人类获得了全部食品的88%、天然纤维的84%以及其他农业原料的绝大部分。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1993
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近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这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口普查间隔期,即1964~1982年间,除京、津...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学刊 年份:2004
近年来,中国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增量巨大,就业人员迅速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在劳动就业领域不少长期存在的问题远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如就业压力沉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水文 年份:2000
用新安江流域渔梁水文站37年实测年降水资料,以 1850mm为异常指标,建立灰色预测 CM(1,1)模型,进行洪涝灾害预测,经残差、后验差、关联度检验,模型精度较高,并对1988、1993、1998年实测资料进行检验,效果比较理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大都市圈是现代城市发展空间组织的一种基本模式.在中国,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将强有力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区域整合.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近年来,上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比重显著增大,工业分布的重心已完成了由市区至郊区的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余,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1992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除西藏地区外,首次增加了两项有关人口迁移的项目:一是“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以此同现常住地比较,可反映出普查前5年中的人口迁移状况,二是“迁来本地的原因”,包括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