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康晓珊,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1
本研究以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生长三十多年的沙拐枣属(CalligonumL.)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该属四个组中各选取一个种作为代表:泡果组(Sect.Calliphysa)的泡果沙拐枣(C.calliphysa),...
[期刊论文] 作者:康晓珊, 来源:人与生物圈 年份:20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众多早春花卉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花中皇后”的郁金香.据考证,郁金香的原产地在中亚;对中国而言,郁金香的家乡就在新疆.早在17世纪,荷兰曾经举国上...
[期刊论文] 作者:康晓珊,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1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地震监测工作逐渐成为互联网技术最佳受益者。“互联网+”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在悄然的影响人们的工作与学习,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安稳的环境,地震监测技术也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未来的地震检测技术发展也需要互联网技术......
[会议论文] 作者:康晓珊, 潘伯荣,, 来源: 年份:2004
蓼科(Polygonaceae)沙拐枣属植物为灌木或半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中国有25个种,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区,其中新疆有22种。沙拐...
[期刊论文] 作者:聂小霞,康晓珊,陆婷,, 来源: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为考察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在特克斯县的适应性,以从荷兰进口的9个品种的郁金香为材料,在特克斯县露地栽培条件下,对其物候特征及园艺性状进行观测;收集气象资料,对影...
[会议论文] 作者:聂小霞,陆婷,康晓珊,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4
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探讨了在该地区进行郁金香种球生产的可行性,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会议论文] 作者:康晓珊,潘伯荣,段士民, 来源:第四届全国植物繁殖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lant Reproducti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聂小霞,康晓珊,陆婷,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4
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探讨了在该地区进行郁金香种球生产的可行性,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谭勇,张强,潘伯荣,康晓珊,,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8
对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天然群落15个物种所形成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度组成、土壤酸碱度、有效P、K+、Na+、HCO3-、Cl-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P......
[期刊论文] 作者:康晓珊,张永智,潘伯荣,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关于蓼科(Polygonaceae)沙拐枣属(Calligonum L.)的分类,各分类学家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分类学家的关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沙拐枣属系统分类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师玮, 潘伯荣, 段士民, 康晓珊,,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04
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沙拐枣属(Calligonum L.)主要的分类学依据——果实形态为对象,研究了在分类学上具有争议的蒙古沙拐枣(C.mongolicum)和其相关种[戈...
[期刊论文] 作者:段士民, 童莉, 康晓珊, 迟建才,,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10
记述了新疆蕨类植物1新记录种,为1新记录科和1新记录属,即瓶尔小草科Ophjoglossaceae,瓶尔小草属Ophioglossum Linn.,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inn.,并分析了其形态学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赵倩,康晓珊,张琪,安祥宇,卢山,, 来源:防灾减灾学报 年份:2019
基于抚顺山龙峪、锦州沈家台及丹东变电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国内外12例地震引起的水温同震效应,结果发现三口井水温数据均具有上升一下降一恢复的同震变化过程,基于12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出其中有3个走滑型地震,1个正断层型地震兼少量左旋走滑型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姬慧娟,尹林克,严成,康晓珊,,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目的】测试多枝柽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散粉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性繁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别在新疆吐鲁番和阜康选取10株健康多枝柽柳植株,定...
[期刊论文] 作者:谭勇,张强,潘伯荣,师玮,康晓珊,,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08
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群落天然分布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组成以细砂粒与中砂粒为主;pH值为7.72~8.96,呈中性偏碱性;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大,差异显著;有机质积累少,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偏低,并未表......
[会议论文] 作者:康晓珊,陆婷,聂小霞,苏志豪, 来源:中国植物学会八十周年年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康晓珊,潘伯荣,王喜勇,师玮, 来源:201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年份:2018
  沙拐枣属植物的研究不仅实践了随机引种到种质资源保护引种的植物园科学引1种模式,取得了持续性和丰富的基础理论和成果,而且构建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植物园引种、基础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康晓珊, 陆婷, 苏志豪, 聂小霞, 来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康晓珊, 柳妍妍, 王喜勇, 潘伯荣,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22
<正>“沙枣,拐枣,沙拐枣”,这些名字像不像绕口令?是不是感觉是将“沙、拐、枣”三个字随意组合而得来的名字?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们都是植物的名字,都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大自然当中。只不过,虽然名字差之毫厘,但是样貌却有着千里之差。那么它们都长在哪里,长什么样呢?既......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永智,张强,康晓珊,潘伯荣,段士民,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11
对中国特有植物艾比湖沙拐枣(Calligonum ebinuricum)生境的土壤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艾比湖沙拐枣生境土壤粒径范围集中在中砂(0.25~0.5 mm)和粗砂(0.5~1.0 mm),为粗砂土;土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