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1
阐述了三种微机与GPS接收机间通讯的方法,并剖析了数种常见GPS接收机数据格式,基于图层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OO)成功地构建了适用于导航定位的电子地图。该种导航定位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面向多波束数据后处理的成图系统MBChart,并在多波束勘测中得到初步试用,已取得预期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 来源:测绘信息与工程 年份:2000
从信息共享的角度出发 ,提出在矢量符号技术的基础上 ,借鉴True Type技术并顾及 GIS点符号特点 ,研究设计与设备无关和系统无关的真矢量 True Type点符号 ,为不同系统间无需转换和无损共享符号信息奠定了基础。该思想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海底地形成图系统”的设......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3
提出一种跨越专业限制,用于快速绘制任意曲率曲线的开放式线状符号"组合配置法 设计方案,即用主干线、辅助线、辅助圆和点符号等四种子线型的有机组合描述目标线型,并详细论述了其数据结构、文件结构及子线型的实现方法。同时还提出伪码法用于解决满足国标要求的图......
[会议论文] 作者:王英,吴自银, 来源:中国海洋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年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余威, 吴自银, 傅斌,,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12
使用灰色模型的“少数据”建模寻求现实规律的良好特性用于海岸线变迁预测,结合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解决了灰色预测模型在矩阵计算方面复杂的问题。利用1975—2005年珠江口内...
[期刊论文] 作者:姚才华,吴自银,, 来源:海洋学研究 年份:2012
采用Kriging网格化等方法,构建了伶仃洋1990年和2008年2期海底地形四维时空模型,结合210Pb测年,分虎门区、淇澳岛区、伶仃洋浅滩区、伶仃航道区和铜鼓航道周边区等5个亚区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守军,吴自银,,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为了提高多波束数据处理效率,克服趋势面法、中值滤波法等对海底地形细节的损坏,采用总传播误差法进行多波束数据处理、构建海底地形模型(DTM)。研究结果表明:总传播误差法以实测数据误差计算为基础,依据IHO标准设置滤波器进行粗差自动剔除,避免了人机交互式编......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李家彪,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0
仪器自噪声、海况因素或多波束声纳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多波束勘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噪音,而剔除假信息,恢复、保留起初信息,是后处理精确成图的必要前提。作者根据使用不同......
[会议论文] 作者:吴自银, 李家彪, 来源: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 年份:2000
<正>多波束勘测数据的精度影响数据的可信度和使用范围,系统参数、声速结构以及噪声等是制约数据精度的关键因素.我们根据使用不同多波束系统的经验,并结合863计划海洋领域多波束后处理软件研制的最新成果,对影响多波束勘测数据精度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系......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 高金耀,, 来源:测绘学报 年份:199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格网的等值线跟踪,适用于任意边界分割的快速充填算法,实现充填的 量化效果。根据边界线与非封闭等值线间的关系,建立等值线间的拓扑关系,并以树结构方式存储,以......
[会议论文] 作者:易敬松, 吴自银,, 来源: 年份:2004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进我国的一项海洋高新技术,该技术在我国边缘海勘测、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调查等项目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横摇、纵摇、电罗经偏差和导航...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金翔龙,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04
通过对近10年在中国海执行的4个重大海洋专项所获取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大误差边缘波束普遍存在于目前国内引进的多种型号多波束系统采集的数据中,在浅海区和深...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金翔龙,等,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02
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1996年中法合作自长江口至冲强海槽获取的5600km高分辨率电火花单道地震及部分多道地震资料进行全面判读研究,并与位于陆架中部的DZQ4井岩性分析资料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高金耀,等, 来源:海洋学报 年份:2002
提出一种基于DTM边界线的等值线矢量彩色充填图算法。算法在处理奇异格网点基础上跟踪并存储DTM边界线,通过边界点阵快速建立非封闭等值线与边界线间的双向联系,基于边界线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家彪, 郑玉龙, 王小波, 吴自银,, 来源:海洋测绘 年份:2001
通过多波束测深的基本原理、参数校正和数据改正方法的讨论,阐述了保证多波束测深精度的主要校改正方法,并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声速剖面的结构及其时空变化对多波束测...
[期刊论文] 作者:尚继宏,李家彪,吴自银,,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0
对马尼拉俯冲带中段高精度地形数据编辑后绘制成图,联合之前所获取的地震剖面数据,对俯冲带增生楔的精细构造地貌特征及发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增生楔下构造区发现了大量狭......
[期刊论文] 作者:吴自银,金翔龙,李家彪,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02
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 ,对 1996年中法合作自长江口至冲绳海槽获取的 5 6 0 0 km高分辨率电火花单道地震及部分多道地震资料进行全面判读研究 ,并与位于陆架中部的 DZQ4井岩性...
[会议论文] 作者:丁巍伟,李家彪,吴自银,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年份:2006
本文通过近些年南海北部陆缘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浅层剖面和多波束测深数据,并结合岩心、柱状样等资料,对发育于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峡谷的地貌和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
[会议论文] 作者:易敬松[1]吴自银[2],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年份:2004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进我国的一项海洋高新技术,该技术在我国边缘海勘测、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调查等项目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横摇、纵摇、电罗经偏差和导航迟延是...
[期刊论文] 作者:高金耀, 金翔龙, 吴自银,,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3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DTM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