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10
在美国法中,合理联系标准是判断刑事推定在宪法上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它由联邦最高法院在1910年的Turnipseed案中确立。经过短暂的偏离,合理联系标准在20世纪40年代被确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0
随着刑法对风险控制与危害预防的日益偏重,刑事立法与司法中使用推定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大体是因为,通过降低控方的证明责任或减少需要证明的犯罪构成要素,推定...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15
我国刑法学中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的兴起,以四要件论与阶层论之争相伴随而发生的知识论转型为基本背景。在犯罪论体系问题上取得的理论共识,构成催生结果无价值论...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3
我国传统的刑法学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继承自前苏联的刑法学。因政治运动的影响,此种理论一度受到抑制甚至被废弃。进入20世纪80年代,传统刑法学基本处于恢复与重建的状态...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7
晚近二十年我国刑法立法修正表现出三种明显的态势,即处罚范围的不断扩张、处罚上的日趋从严与立法条款的概括化发展。这三种态势与应对随风险社会的到来而面临的立法挑战有...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北大法律评论 年份:2005
通过展示从19世纪初至纳粹时期德国"法治国"概念的意义演变并阐释其特性,文章认为"法治国"代表着在国家结构中将个人主义与国家目的相统合的一种努力,它所固有的注定导致自我...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8
目的理性的刑法体系思想在合目的性的意义上界定与运用刑事政策,它的兴起为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进路。目的理性的刑法体系要求发展一种受刑事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6
在目的理性的刑法体系之内,刑事政策被定位为方法论层面的合目的性考虑。这种体系性思想要求刑法解释论摆脱传统的范式,而实现向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论的转型。功能主义的刑法...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05
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行为方式中,"不能说明"要素属于该罪的消极构成要件要素。作为一种持有型犯罪,该罪同时包括两种推定:一是财产来源非法性的立法推定;二是财产持有明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6
被害人的公法主体地位的确立构成在刑事实体法领域引入被害人视角的正当性根据。整合规范的被害人视角之于刑事实体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将促成对刑罚、危害、刑事责任等...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7
天津赵春华案的判决凸显的是对刑法条文的形式理解与实质判断之间的紧张,仅在量刑阶段进行实质考量的做法并不合理。就赵春华案及类似案件而言,现有的四种去罪化的解决方案均...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2
在刑法解释中,为确保刑法规范的开放性,有必要赋予其合乎时代精神与现实需要的价值判断,包括引入超越实证法范围的价值判断。教义学本质上涉及的是价值判断的规范化问题,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1
通过将刑事政策引入规范刑法学的范畴之内,本文试图在刑事政策学与规范刑法学的研究之间建立起勾联。在功利主义逻辑引入刑法体系之后,刑事政策成为联结政治与刑法的重要桥梁...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本文试图通过把握苏力先生在本土资源论中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思路 ,从知识论、核心概念、理论前提和逻辑论证等四个方面指出苏力的论证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 :法律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5
当前我国死刑适用的主导思路存在严重缺陷。对刑法第48条第1款应采取以适用死缓为通例、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解读方式;该款前句是划定"死刑圈"的标准,后句是进一步适...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5
刑法的结果归责中,"归因—归责"二分说框架对归因的简单定位,扭曲了归因与归责之间的关系。由归因层面存在论基础的差异入手,有必要从支配与义务两大维度去把握刑法中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08
违法性认识问题的提出,根源于绝对的知法推定的动摇。知法的推动动摇后,传统的法律错误处理规则与责任主义的冲突随之而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责任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不知法...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9
强调意志因素的传统故意理论难以满足刑法控制风险的需要,有必要以对危害结果是否存在认识或预见作为区分故意与过失的标准,并在故意与过失之外引入轻率的罪过形式。随着刑事...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4
基于融贯性的要求,界定受贿犯罪的保护法益,应当结合权力的支配类型与职权特性的演变,放在现代公法体系的框架下来进行。在家产制国家,职权具有人身性与财产性,职位作为私人...
[期刊论文] 作者:劳东燕,,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200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