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5
在十七届三中全中,我党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土地流转的政策真正的把三农问题进行落实到实处,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的重要表...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土地革命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陕甘边共产党人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群众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群众实情、解决群众困难、坚持廉政为民、...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庆阳在古代史上处于祖国西北边地,地广人稀,往往需要加强边防,增加劳动力。一些族群或个人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来到庆阳定居,推动了庆阳经济的发展。历代统治者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史注 ,裴松之不仅倾注大量心血网罗材料 ,增益正文 ,而且以审慎的态度分析各种意见的得失 ,批评诸葛亮研究中的非实录倾向 ,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泾河流域在古代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出长安向西域的咽喉地段,作为丝绸之路经行的必然结果,在泾川、西峰、镇原等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陇东石窟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它在历史上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民国时期,北石窟寺处于天灾人祸的漩涡中,无法摆脱海原地震、民国十八年饥荒、屯字之围等灾厄的冲击,其宗教地位下降,宗教信仰的力量荡然无存,成为人们躲避天灾和兵燹的避难所。由......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明清时期,北石窟寺开窟造像的热潮不再出现,主要是对窟龛及辅助建筑的修缮,工程规模不大,但次数很多,四百年间达八次。从民众的信仰看,掺杂了许多民间宗教的内容,佛教信仰更...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庆阳石造像与古石刻艺术鉴赏研讨会”是一次由地方政府与学术研究单位联合举办的讨论陇东古石刻艺术价值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就陇东石造像与古石刻的特征、石刻断代、佛教...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南梁精神是土地革命时期陕甘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培育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是陕甘边革命者历史使命...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清朝学者周寿昌《三国志注证遗》是清人《三国志》注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该书以"证"为注释主旨,兼采诸家《三国志》注释之优长,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逮,对《三国志》本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裴松之《三国志》注不仅在史注内容的拓展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在史注方法的创新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他在注释中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本传前后文、本传与注文、注文与注...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刘知幾在《史通·补注》中对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提出了激烈的批评,长期以来学界认为这是对裴注的否定。事实上刘知幾否定的只是裴注中的“补阙”部分,并不反对其中的“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北石窟寺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段,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无数的信徒香客、文武官员、儒雅士人以及邻近民众曾到此观像礼佛、游览会友,留下了众多的造像和题记,...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1999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叙述了司马迁的家世、家学。个人生平以及编撰《史记》的思想取向,生动地折射了司马迁艰难的心路历程和高远的作史旨趣,是我们正确理解司马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帝王略论》卷四、卷五记录了李世民与虞世南对南北朝帝王得失的讨论,既有对开国帝王功业的肯定,也有对中兴之君非凡贡献的赞扬,对众多废主昏君的贬斥,分析了产生昏君废主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清代众多学者参与《三国志》的整理和研究,在全面注解和阐释的同时,围绕《三国志》的正统倾向、体例得失、书法优劣、叙次是非等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见解,产生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19
赵时春为明代著名学者,一生交游广泛,既有志趣相投的益友,又有衔恨难解的政治宿敌。在其良友圈子中,庆阳籍的安化傅学礼和宁州吕经、吕颛、吕颙与其关系非同一般;镇原张道也...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王符与范仲淹分属不同的时代,其经历也不同,即或终身隐居处江湖之远,或一生仕宦居庙堂之高.但他们都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均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思...
[期刊论文] 作者:刘治立,,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随着唐朝政治、军事力量的衰退,吐蕃势力不断东扩,安史之乱前属于内地的陇东变成了边塞,唐蕃在此时常发生军事冲突。后陇东又成为吐蕃的移民区之一,直到北宋时在陇东地区一些人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