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0
对70年代以来布氏白僵菌的生物学、致病性、生理生化特性等基础研究以及该菌的规模生产和田间防治应用进行了综述。目前已发现该菌能寄生7个目的70种昆虫,特别对鞘翅目害虫具...
[学位论文] 作者:农向群,, 来源: 年份:2012
绿僵菌施用后与蛴螬共存于土壤环境中,复杂的生态关系影响绿僵菌生存、定植、增殖及致病作用。本文研究了绿僵菌与蛴螬田间互作关系及种群续存动态,可为研制高效产品、建立稳定......
[会议论文] 作者:农向群,,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简要概述了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注重布氏白僵菌菌丝制剂的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提出个人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 来源:中国病毒学:英文版 年份:2000
研究比较 3种方法提取白僵菌DNA的效果并给予改进。结果表明 ,在无液氮条件下 ,可用氯化苄促使细胞破裂 ,释放DNA ,但此法效果不很稳定 ,容易造成DNA降解断裂或收率很低。SDS...
[期刊论文] 作者:高松,农向群,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高松,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9
试验研究了2株白僵菌和3株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在高温短时处理及高温培养条件下的萌发和成活,35℃短时处理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基本无影响,40-50℃是孢子的敏感区,从高纬度地区吉林采集的菌株......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高松,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6
在实验室控温控湿条件下,研究了10株白僵菌菌株对德国小蠊的侵染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侵染力存在差异,其中菌株1159#和1150#的侵染力强,死亡率达56.7%,其它8个菌株的死亡率为10.0%~50.0%,随菌液浓度提高虫体......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张泽华,,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份:2013
昆虫病原真菌被研究用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其田间生态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和防效稳定性。为了获得良好防效,除了需要菌株具有对靶标害虫的高度致病力,还需要具有适应田间环......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蒲,农向群,,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5
明亮长脚金龟于1952年定名,一直少有其发生危害的记载,自2003年以来该虫在我国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流域暴发成灾.2009年农向群等对明亮长脚金龟成虫及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吴正铠,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0
用0.5%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以0.6mol/L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pH6.5时,30℃处理菌龄为24小时的金龟子绿僵菌3-4小时,可从1克湿菌丝获得5×10~7个以上的原生质体...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邓春生,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8
本试验制备了布氏白僵菌(Beauveriabrongniartii)9405的几种菌丝颗粒剂和粉剂,并测定其贮存活力,当贮存6个月时,在4℃和室温贮存的藻胶颗粒剂的存活率比贮存1个月时分别下降了31.4%~76.8%和76.0%~92.6%,4个粉剂中,7号和10号在4℃的存活率比贮......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张爱文,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4
从不同地区采集并分离到卵泡白僵菌菌株17个,其中菌株Beauveria lenella24-1对大黑鳃金龟幼虫室内致病力高达73.3%。通过单孢分离、紫外线照射分生孢子和原生质体的诱变方法,获得了比出发菌菌株B.tenella24-1产孢量高2倍......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燕,农向群,, 来源:农药 年份:2008
我国首次制订的微生物类真菌农药5个基础性国家标准近期已发布、出版,并将于今年8月1日实施。这5个标准是:真菌农药母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GB/T21459.1-2008、真菌农药粉剂产品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高松,农向群,邓春生,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5
USINGTHE“GALLERIABAITMETHOD”FORISOLATIONOFENTOMOPATHOGENICFUNGIFROMSOILGAOSongNONGXiang-qunDENGChun-sheng(InstituteofBiologicalControl,ChineseAcademyofAgricul...
[期刊论文] 作者:蔡霓 王峰 农向群,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8
摘要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效果显著,其在草原田间的存活能力影响其持续控害效果。除了侵染昆虫,绿僵菌还具有在植物根际宿存和根内生的生活方式,但相关宿存规律和内生性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研究了绿僵菌在内蒙古草原两种优势种植物羊草和克氏针茅根际的种群数量变......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张英财,王以燕,,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15
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绿僵菌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作为真菌杀虫剂已被成功应用于蝗虫、金龟子、象甲等多种害虫的田间防治。近40年来,已有83个绿僵菌产品...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胡攀,张泽华,,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7
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M2189菌株经航天搭载诱变后,分离得到200多个单孢菌株。以9个随机引物对47个诱变菌株进行PCR扩增,获得了38个位点的共1381条DNA片段。统计分析表明,47个诱...
[期刊论文] 作者:农向群,张泽华,金正俊,,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5
在室内检测了17种紫外保护剂和4种组合对3种昆虫病原真菌即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蜡蚧轮枝孢Verticillium lacani分生孢子的...
[期刊论文] 作者:苏宇,张泽华,农向群,,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2009
分子标记技术在真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在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的分类、菌株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苏宇,农向群,张泽华,,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2010
采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51株不同地理来源、寄主来源的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遗传多态性。从94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18条引物,对所有试验菌株进行RAPD-PC...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