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12
一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于这部引起国内外人士高度瞩目的期盼已久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如何评价,应该是见仁见智。作为最...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中,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指引与法治保障,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我国从19...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6
任意性和真实性是口供的两个基本特征。基于对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诉讼价值的诉求和对口供特征的尊重,既要首肯侦查人员获取口供的权力,又要通过限制“权力”或扩张“权利”...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2007
在制度的产生发展上,有两种模式:一是理性的,预构的,未来的;二是经验的,进化的,传统的。对于在中国构建控辩协商这样一个全新的制度而言,完全照搬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辩诉交易...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07
辩诉交易源于美国,其在德国的传播实践叫"刑事协商",在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被规定为"依当事人要求适用刑罚程序",在俄罗斯刑事诉讼制度中被称为认罪程序,日本学者建议在对其...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06
因刑事司法运作的失误致使无罪的人被错误追究刑事责任,是任何一种刑事司法制度和诉讼模式都难以绝对避免的。但是,如果错案的缘起既不是司法人员的一时疏忽,也不是司法运作...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2007
控辩平等原则在我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中还只是雏形,其与国际公约和司法准则对控辩平等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尚未达到控辩平等之最低标准要求。在我国刑事...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4
2013年,中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民众的安全感有所提升。但是,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犯罪仍然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在有些方面甚至有所加剧,一些社会不稳定...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中国律师 年份:2008
当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对于这部1996年修改后曾经一度被称为中国刑事诉讼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其关于刑事辩护的变革曾经是当时最...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11
自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辩护制度的诟病一直是法学界与法律界人士共同的话题;刑事辩护风险大、刑事辩护率越来越低、刑事辩护环境越来越差似乎已经成为法学...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07
辩诉交易源于美国。其后,辩诉交易在德国的传播实践叫"刑事协商";在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被规定为"依当事人要求适用刑罚程序";在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中被称为"在刑事被告人同...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新疆地方志 年份:2004
(2017年12月27日)同志们: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启动仪式圆满完成各项议...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小康 年份:2014
上海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促进了司法专业化,摒弃了司法“行政化”,削弱了司法“地方化”,但在司法职业三类人员构成,法官、检察官的职业待遇及其变革等问题上还值得商榷。......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13
在我国,律师界素有"技术派"(凭业务水平执业)和"艺术派"(凭社交关系执业)之分。近期,又出现了第三派律师———"死磕派",即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拒绝与公安司法机关合作...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2011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从学习前苏联模式,到借鉴大陆法系模式,又到混合模式,再到中国特色模式初步形成的变迁过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教...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刑事法评论 年份:2007
对辩诉交易的研究,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有个别的学者简单地介绍了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但没有在学术界形成研究热潮。对这一制度真正的重视是近两三...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法学 年份:2007
在法治视野中,沉默权作为被告人应当享有的宪法性权利下的具体诉权,写进中国刑事诉讼法典只是时间性问题。在关注沉默权引进后控制犯罪的成本与效率的同时,中国司法制度的设...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09
附条件逮捕一经问世,即引起一片质疑。在以该制度的正当性基础为中心的争论中,法律界与法学界人士见仁见智,众说纷纭。附条件逮捕的实质是附定罪条件逮捕,应当被定位于审查逮...
[期刊论文] 作者:冀祥德,,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4
公、检、法、律是推进社会法治进程不可或缺的四个车轮 ,缺乏现代辩护律师制度的刑事司法制度 ,永远不可能驶入现代法治的轨道。就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所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