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6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65
引言地球有无起源的问题,按照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过还可举出具体的论据。天文观测表明,字宙间的星体并不都处于相同的生命阶段,有新生的,也有衰...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0
发展任何事业都要涉及人、才、物的分配,但如何最有效地具体安排,有些教训是值得汲取和讨论的.以下就管见所及,提一些粗浅的看法.1.基础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一词已经争议几十...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8
出版《中国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开始时,只打算作为不定期的刊物;写成英文是为了和外国交换。第一卷出了两期,第二卷出了三期,是很不规则的。...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5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五卷,谢毓寿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共728页,1983年出版。精装本8.50元,平装本7.50元。 本书是1956年出版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的全面修订。《年...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5
毁灭性的大地震是一种极可怕的天灾。在古代,地震被列为“灾祥”事件,是获罪于天的惩罚。科学发达后,人们逐步在认识地震。在地震发生前后,人们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预测预防...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58
“喜马拉雅山区域的地震”,班那吉著.1957年3月印度科学促进会出版.共64页,价3卢比. 本书刊印了班那吉教授在1953年所做的三个演讲:(1)造山运动所产生的应变;喜马拉雅山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63
引言地震是可怕的天災之一。大地震有时仿佛是突如其来的,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完成大規模的毀灭,以致无法逃避。为了抗御这种天災才有地震学的发展。現代地震学的内...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81
地壳形变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反映,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发现这两种现象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前者有可能是后者的一种前兆;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十分清楚。日本...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54
一.引言地球的密度是一個經典的問題。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這個問題似乎已經相當圆滿地解决了,但是五十多年來,地球物理研究的結果,使這個問題又重新轉入了一個新階段;特別是...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63
在地球的地壳与地球核之间的那一部分,地球物理术语叫作 Mantle(Mantel,Ma-nteau,Оболочка)。中文译名现在至少有四个,即地幔、中间层、壳下层、地肉。许多地质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科学大众 年份:1956
地球在宇宙之中,只不过是滄海中的一粟;在太陽系的9大行星中,它也仅占一个不大不小的位置。太陽系本身也不过是銀河系的一个普通成員而已,而在銀河系之外,又还不知道有多少...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科学大众 年份:1956
地球的構造可以由三方面來講:大气、地面和地球的內部。大气的存在,不但給了我們生命所必需的空气,而且給一切的气候变化一个活动的場所。除此之外,若不是因为有大气存在,在...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科学 年份:1986
解放之初,地球物理学各学科,除气象学外,基础都十分薄弱,从事地球物理工作的人员屈指可数。系统地发展这门科学可以说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1950年建立之后才开始。除气象学外,次第又发展了地震学、地磁学和物理探矿学。由于偶然的原因,重力学在这个所并......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51
一.概论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计算实际问题,常常要将实际的情况先简单化或理想化,然后纔能得到有用的结果。物理探矿就是一个例子。解释地震记录时,最普通而又最简单的方法,是先假设有关的地层都是均匀、连续而又带有完全弹性的固体。在这三个条件之下,地震射线全是......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5
科学进展和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知识。一部分知识仅仅是过去经验的描述。若是这些经验彼此毫无关系,它们很快就被人遗忘了,积累不起来。另一部分知识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应用它们预测或指导将来的经验。这种规律性......
[期刊论文] 作者:趙九章,傅承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59
一地球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原則和方法来研究地球整体及其組成部分——地球本体、大气和海洋——的性貭、状态及在其中发生的自然現象的物理过程的一門科学。很早以前,自然現...
[期刊论文] 作者:傅承义,陈运泰,陈顒,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9
本文总结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与震源过程有关的现象的现场观测及其解释;(2)震源物理的理论研究;(3)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This pap...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