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06
长篇小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上个世纪90年代,三位藏族青年作家的三部长篇小说先后出版、获奖,引起中国文坛强烈的反响。本文对这三部作品所展示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小说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种主要文体,其文体特征值得研究;只有从研究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开始,才可能把握小说文体的方方面面。作为作者正在写作中的专著《小说文体学》一章的摘要......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红豆 年份:2005
西塘,属浙江省嘉善县所辖,地处江、浙、沪三角腹地,有“吴根赵角”之称。据说,春秋吴赵相争时,伍子胥曾出兵于此,凿运河,兴水利,称“伍子塘”,又称“胥塘”。由于“胥”...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4
二十多年前,我初到北京时,由于住处离陶然亭公园不远,也就经常到那儿消磨时间。到了陶然亭,自然也要去那座落在陶然亭之畔,中央岛西北山麓丛林之中的“高石之墓”凭吊一...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2
拉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可以说是个文学上的多面手。他在创作和理论批评两个方面均有所建树。而仅就创作而言,小说、散文、随笔都有佳作传于世,但以短篇小说成就为最。我...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85
刘心武的长篇处女作《钟鼓楼》问世以来,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人们称道它艺术视角独特,艺术结构新颖,主题思想多义,艺术形象别致,还有审美功能的开拓,等等。但也有人挑...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6
【正】 近两年来,长篇小说创作日趋繁荣。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九九二、九三两年,全国共出版长篇小说新作九百多部,其中通俗长篇小说二百多部,除外的七百来部属纯文学的长篇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1998
下岗与再就业,成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乍看起来,青年女作家于秀的这部长篇纪实文学《遭遇下岗》有点像热点追踪,是新闻性较强的作品。其实,只...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12
要认识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首先需要梳理一下中西小说文体形成的历史。中西小说文体的形成几乎都经历了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再到小说的过程;只是中国小说从神话、传说、民...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3
2012年,雷锋牺牲五十周年。是年春天,神州大地重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人们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雷锋的事迹,重温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深入地开展......
[报纸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 年份:2004
重庆作家李明忠继长篇传记文学《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传》之后,经数载采访写作,几易其稿,其长篇小说新作《安居古城》前不久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此作以地处重庆西北郊,历史悠久、......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2
张一弓在沉寂多年之后,最近将他精心打磨的长篇小说新作《远去的驿站》交给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用一种浓郁的抒情笔调讲述他的家庭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的逝去的故...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05
当下,热闹的校园文学已成为文坛的一大景观。不过,我们读到的大部分校园文学作品,大都出自80年代后的少年作家之手。而眼下这部同样写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风暴》,却...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3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新时期文学中,历史小说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看到,不仅有相当多的作品产生过强烈的社会反响,而且有相...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秦兆阳是人们熟知的老作家。他曾以在理论上和创作上卓著的成就蜚声文坛,而长篇小说《大地》的出版,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文学声誉。 早在1935年至1937年间,秦兆阳就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4
贤亮同志: 去年八月初您路过北京,曾预告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以下简称《男人》)将在《小说家》第二期上刊出。金秋时节,拜读大作,为您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有...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2
小小说创作近年来正在悄悄地火起来,这是世纪之交文坛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学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6
【正】 一两年前的早春时节,人们曾经聚会于苏州讨论陆文夫的作品。在那次学术讨论会上,有评论家在发言中表示,希望陆文夫不仅要做名家,还要做大家。陆文夫当即在会上回答道,...
[报纸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 年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日子里,涌现了大量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形成一支献给党的颂歌。在这支颂歌里,有一个音符打动了我,那就是《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的王巨才的散文......
[期刊论文] 作者:何镇邦,,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8
天津实力派作家肖克凡的长篇小说新作《机器》出版半年多来,已经在文坛内外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赢得了评论界与广大读者普遍的赞誉,并接连获得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的一本好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