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2003
鲍德里亚在其《生产之镜》中对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鲍德里亚认为,虽然马克思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仍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从价值悬设的伦理冲击到社会历史的现实解放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转换仰海峰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这一重要内容在国内学界却没有得到应有......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在传统的研究思路中,唯物辩证法被理解为是以物质代替精神的一次性颠倒的产物。本文通过马克思1843——1847年间对黑格尔哲学五次批判的文本研究,揭示出唯物辩证法的诞生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构成了理论立足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生产关系批判延伸到生产力批判,这虽然推进了社会批...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9
“此在”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进入早期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入口;“现实的个人”别是马克思哲学转变时期的重要范畴,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新视界的前提......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构成了理论立足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生产关系批判延伸到生产力批判,这虽然推进了社会批...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3
2 0世纪 4 0年代之后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构成当时欧洲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主题 ,巴特是其中一位重要代表。与法兰克福学派从思辨角度批判大众文化不同 ,巴特主要从索绪尔结构语...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2
20世纪 4 0年代以后 ,大众文化在西方开始盛行。巴特认为这是新一轮神话的产生 ,并借助于结构语言学的方法 ,对大众文化的神话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层揭示 ,提出在现代社会对资本...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3
拜物教批判理论 ,是马克思从经济学、哲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的分析 ,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物化统治与物化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3
列斐伏尔的《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一书,是他从马克思哲学观点出发,批判现代消费社会的一本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列斐伏尔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被控消费的官僚社会,这是...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本文主要分析了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评性分析。鲍德里亚认为劳动概念是政治经济学创造出来的 ,当马克思以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潜能规定时 ,马克思的理论恰好构成了资本...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6
Specters of Marx i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Derrida’s interpretation of Marx in terms of the deconstruction. Contrary to the meta-physics explained by Heide...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理论视野 年份:2011
批判理论是从马克思到法兰克福学派一脉相承的哲学理念。这一理论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批判;卢卡奇等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物...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2015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从资本逻辑的现象界到本质界的重要一环。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的重要区别,同时也有助于说明马...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8
随着商品的丰裕和电子影像技术进入到日常生活中,西方社会进入到了以影像为先导的景观社会时代,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就是对这一时代的哲学反思。在景观社会,商品的生产以...
[报纸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 年份:2004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本文认为,列宁哲学思想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884 - 1904 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主题的早期阶段;1905 - 1914 年以《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为标志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发展阶段;1914年以后以《哲学......
[报纸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 年份:2004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本书作者就提出了实践本体论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把历史唯物主义确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之后,确立新的理论方......
[期刊论文] 作者:仰海峰,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0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如何看透资产阶级物化与物化意识,达到无产阶级的意识自觉,这是青年卢卡奇的理论指向。怎样实现这一点呢?在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分析中,这是以一种历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