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1997
作为两汉封建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经学,对汉代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今文经学的神学化,导致“大德小刑”论盛行,并成为我国正统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
[学位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 年份:2001
近代以来,关于中西政治文化在中国政治改革中的效用及定位的问题,始终 是政治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仍未有一定论。此时,以 马...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0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无论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即是延续几千年的"无讼"法律传统。"无讼"作为中国古代...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5
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和国家治理理念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基于法治的历史发展脉络回顾近代中国引进法治之艰难,反思依法治国与西方...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1994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方法评析于语和《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但秦汉时期流传的今文和古文《尚书》在西晋永嘉之乱时,均已亡佚。自东晋梅赜献出带有吁胺国传》......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1997
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反腐倡廉的关键是使其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试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于语和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发生于明末清初,一度中断的“西学东渐”潮流重新出现,西方文化,包括“器物技艺”的物质文化、“议院”......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于语和容闳(1828──1912),是"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人。他最早组织幼童赴美留学,鼓吹"教育救国",被誉为近代"留学生之父",他积极参与太平天......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民间法法学品格的形成史就是法学思维观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的法学史。在关涉生活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多元的实效达致路径等方面,中国传统民间法有着国家法不具备的文化特质。......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由于政治学和法学研究对象的相关性和研究方法的相似性,二者关系密切。纵观西方政治学和法学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自古希腊时期至 19世纪,二者融为一体,但合中有分;自 19世纪至今,二......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王宠惠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在法律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独到的研究;在法律实践方面,他曾长期参与立法、司法工作,对我国近代法制的改革和建设有一定的贡献。文章就王氏在宪......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5
容闳(1828—1912年)不仅是“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人,曾组织四批幼童赴美留学,亲任中国设在美国的“留学事务所”的监督,一生为“西学东渐”奔走呼号,...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14
民间法是一种相较于国家法意义层面的民间性规范体系,其以民俗、风俗、习惯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民间法在社会历史及实践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首先,中...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1998
【正】 任何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的挑战中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它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所依赖的精神支柱、动力,也是一个民族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1999
《周易》是儒家群经之首,亦是研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典籍,它在诉讼观上集中体现了儒家主张的“无讼”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传统法律文化的“无讼”价值观和“息讼”之术,使......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5
近代开关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出现于明末清初、一度中断的“西学东渐”又迅猛地发展起来。西方文化的传入,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产生了重大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王婷婷,, 来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我国警民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极为和谐融洽的,但随着社会变迁,警民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信任依赖逐渐变得疏离乃至对立,尤其是近几年来,警民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多...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安宁,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村规民约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在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村规民约都起到了维护农村规则之治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村委会制度和村民自治的完善,出现了越...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 何苗,,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0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既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国外的ADR制度方兴未艾,对我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将二者在指导思...
[期刊论文] 作者:于语和,高岩,, 来源: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民间规则具有较为特殊的生长环境,而青县的社会环境契合了这种发展条件,并孕育了各种形式的民间规则,从发生在青县的两则案例来看,民间规则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分别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