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马山县林圩镇合理小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全体参与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合作教学可以弥补常规教学单一乏味的缺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课堂氛围得到活跃,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下面,就小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注意差异,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必须有意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必须注意差异性,科学分组。先把班级学生按照优秀、良好、后进等三个层次区分出来,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优秀生、两三名良好生、一名后进生组成。在建组的时候,要特别照顾后进生,尽量让他们和自己所喜欢的伙伴分在同一个小组。另外,不同类型的后进生搭配不同个性的优秀生。这样,更有利于进行主动的学习交流、督促帮助。例如,对心理自卑型的后进生,应该搭配积极、自信、乐观的优秀生,以此多给后进生一些鼓励;对疲沓懒散的后进生,则搭配勤奋好学、管理能力强的优秀生,会给予后进生更多的督促和帮助,激励其迎头赶上。以这样的方法组建学习小组,后进生与自己喜欢的伙伴在一起,能够畅所欲言,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活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积极思维,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使课堂教学由一个活动点变成多个活动点,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充分调动,积极参与
  学生的“合作”必须“参与”,只有“参与”了,才能“合作”。学生的参与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那么,怎么样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呢?
  (一)要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快乐
  课内,同组组员学习、交流,异组之间汇报比赛。例如,教学《图形的认识》,教师出示多种实物,实物包括茶叶罐、魔方、球、书、磁带盒、皮鞋箱子、电池、药盒子、弹力球、水杯、尺子等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认真观察物体的样子,通过观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并说一说为什么放在一起。合作学习期间,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参与到“动手分类实物”和“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的活动中。合作学习结束后,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比比看哪组把物体分类得最准确,哪组说得最好,老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这些物体形状的认识水平,也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能力,使每个学生都真切体验到参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合作学习过程既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之间互相交往、互相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米”的时候,可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测量身高,合作测量课桌、门口、窗口等宽度长度,一起体会“米”这个概念的实际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都能够人人来参与,人人有体验,人人能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步形成。
  三、合作探究,共享成功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比如,我在教学“钉子板上围图形”这一内容时,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新,让他们合作探究,比比看哪组同学的图形围得最多、最有趣、最新颖。这个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求异欲望。他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围出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图形,就连平时不喜欢动脑筋的学生也能围出了小树、小屋、小动物等图形。当进行成果汇报的时候,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笑容。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小组协作的优势,集思广益、质疑问难、探求多解、发散延伸,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体验到团结协作带来的成功喜悦。
  四、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
  小学生容易对枯燥、单一、反复的教学形式感到厌倦。所以合作学习形式务必多样化,才能够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下面談谈几种合作方式。
  (一)生活情境模拟法
  指导学生创设与日常生活十分接近的情境,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应用题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利用了一张商品导报,计算本次购物应付的费用,以此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得。这种形式,很好地把生活中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观察了生活并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
  (二)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可以是中心发言式,由一个学生作为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善;也可以是畅所欲言式,你一言我一语,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还可以是指定发言式,由组长指定组员发言,最后组长作总结。
  (三)志愿者帮扶法
  鼓励优秀生担当帮扶志愿者,结对帮助学困生。优秀生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困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困生获得进步的同时,优秀生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倡导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当然不是要完全替代和摒弃其他学习形式,而是让它和其他学习方式一样相辅相成,一起丰富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他文献
蓄水坑灌法是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和水土流失双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方法,在山丘区果林灌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系统温度、不同土壤体积质量对饱
【摘要】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变得“活”起来,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教学情境 语文 高效课堂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把他们带入教学情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艺术性,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创设情境去引起学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1982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建馆保护,2006年下半年地面开始变形,形成三号路滑坡、草坪—速凝剂厂沉陷、博物馆不均匀沉降三个变形区。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文章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三点做法,即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要求小学生多读多写;加强写作指导、做好批改和讲评。  【关键词】小学生 写作能力 兴趣 多读多写 写作指导  在学校,经常会听到小学语文教师说:“作文太难教了,只要一布置作文,学生就说不会写、难写。”而学生会说:“作文太难写了,老师一布置作文就心烦。”这是农村小学作
在制宪权理论中,施密特沿着西耶斯民族制宪权的路径发展出了决断论的制宪权理论,而阿伦特则通过对西耶斯民族制宪权的反思提出了制宪权与制宪权威相分离的制宪理论。施密特的决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治疗帕金森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帕金森病股骨颈骨折患者27例,其中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7
财务管理属于经济类专业,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区别对待.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