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尔, 从老炮儿到萌叔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腾格尔

  腾格尔曾经是个站在辽阔草原上尽情高歌的粗犷汉子。忽高忽低的唱腔、钢铁洪流般的声线,歌词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成群的牛羊、高远的天空和四处流散的云彩。就像那首《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唱得悠远绵长。
  大概从两年前开始,腾格尔出人意料地改头换面,翻唱起了网络神曲。
  备受网友喜爱的有一首《隐形的翅膀》。温柔励志的曲风被他唱成了“歼20钢铁之翼”,原唱张韶涵在台下听得一愣一愣,觉得“歌词里的每个字都在生气”。少女团体的“减肥之歌”《卡路里》,腾格尔也翻唱过,但他的演绎让人瞬间胃口大开。还有一首浪漫的《桃花朵朵开》,腾格尔一开嗓就是中气十足的“哎呦,哎呦,你比花儿还美妙”,同台对唱的女歌手差点笑场。
  细数腾格尔这两年的翻唱成绩,每一首都在华语乐坛掀起了不小风浪——明星争相模仿,传遍大街小巷。如今看来,在“后浪推前浪”的娱乐圈,腾格尔算得上“赶超后浪”最成功的老艺术家。
  《环球人物》记者对话腾格尔,是在他带着新作做客QQ音乐《见面吧!电台》的前一天。北京三环边上,一幢颇具年代感的老居民楼里,腾格尔端坐镜头前,脚上却是一双可爱的小兔子毛绒拖鞋。他的硬核翻唱曲风,大概也可以总结为——“带着一种呆呆的反差萌”。

变身“饭圈爱豆”


  腾格尔的新歌叫《二手烟》。唱什么都自带一股“草原味”的腾格尔,终于对说唱下手了。
  “二手烟你滚出海淀/二手烟你滚出五环/二手烟你滚出机场/二手烟你滚出北京……乌烟瘴气的一片空间/我在你对面你看不见。”
  “作词的是冯泽,我的助理,我们合作了很多年。他有一天跟我说,想写首《二手烟》,我一听就觉得好。现在做音乐,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不太容易。在这之前,我正好参加了一档说唱类综艺,在那个节目里,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中间穿插说些自己的看法。但这么听着,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试试。”于是腾格尔又完成了一次自我突破。
  这两年说唱从“地下”走到“地上”,腾格尔对这种文化也有自己的理解。“Rap诞生之初,唱的就是愤怒和不满,所以用在批判二手烟这事上,它正合适。”腾格尔告诉记者:“对这首新歌,我自己是挺满意的。”
  腾格尔的“转型”,始于2018年,他误打误撞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那是一台电视晚会,导演组别出心裁,要让“流行音乐小天后”张韶涵和“民族歌唱家”腾格尔擦出火花,各唱一首对方的歌。腾格尔之前从来没听过张韶涵,便找来她全部的专辑,一首接着一首放。直到《隐形的翅膀》,腾格尔一听就决定,“就唱这个了”。他跟着原唱学,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情感上也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在他的演绎中,《隐形的翅膀》带着浑厚的草原气息,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
  那晚表演后,腾格尔跟他的“歼20钢铁之翼”一同上了热搜。紧接着,各种邀约纷至沓来,腾格尔开始辗转于各个晚会与综艺。而他每到一个新节目,一群“80后”“90后”编导都会围上来:腾格尔老师能不能再贡献一首爆款神曲?腾格尔欣然答应,“既然去了,就应该听安排”。在年轻人的舞台上,他蹬过动感单车,举过大号哑铃,还一遍遍摆出各种炫酷跩的姿势,全身上下都散发出不输年轻人的活力。
左图:2019年元宵晚会上,腾格尔演唱《卡路里》。(视频截图)中图:10月24日,腾格尔做客QQ音乐《见面吧!电台》。 右图:腾格尔新单曲《二手烟》。

  “硬核翻唱”之路越走越顺,粉丝开始给他建个人网站、设微博超话,还跑去机场举横幅接机……一系列“饭圈操作”,阵容丝毫不输“小鲜肉”。就在接受完《环球人物》采访的第二天,腾格尔准时亮相QQ音乐《见面吧!电台》。那天节目现场,除了“大叔”腾格尔,从主持人到观众,在座清一色都是小年轻。隔着屏幕网友一片沸腾:有人留言想听新歌,腾格尔张口就是一串铿锵有力的Rap;有人撺掇他翻唱“当红小生”吴亦凡的《大碗宽面》,腾格尔盯着歌词哼着小调现学;还有人隔空喊话“吴亦凡快来翻唱《天堂》”,听到这个建议,腾格尔有些腼腆,对着镜头羞涩地笑了。
  “大家高兴就好。”腾格尔说。然而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容易。“有一个节目,导演发了我5首新歌,让我随便挑一首。我一听,都不会,那就学吧。还有跳舞那次,导演让我跳,我就跟着跳,后来节目播了,我才知道那个叫女团舞。我一直觉得,能和年轻人互动,吸收一些年轻人身上的元素,这就挺好。”
  他把自己放得很低。“我生活在这个年代,我想给你们服务。你们喜欢什么东西,我就玩什么东西。高高在上不行。”

草原上的摇滚老炮儿


  因为这些“出圈”的翻唱和表演,几台晚会和综艺下来,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更怀念那个唱《天堂》的、原生态的“草原歌王”。
  2018年,腾格尔以补位歌手的身份,参加了竞演类综艺节目《歌手》。那晚腾格尔选了一首在各种舞台上唱过一遍又一遍的《天堂》。多年之后再唱起,他加上了一句蒙古语歌词——一切如故,顺其自然。几天后,这段表演被传到YouTube上,很多外国乐迷听得泪流满面。
  紧接着的一期《歌手》,腾格尔又回到了自己年轻时摇滚老炮儿的模样。他唱的歌叫《从头再来》,原唱崔健,原版收录于崔健1989年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腾格尔那天穿着黑色长褂,戴着复古圆形墨镜,一开嗓,摇滚的气氛被一秒点燃,现场观众跟着一起摇摆。“那烟盒中的云彩,那酒杯中的大海,统统装进我空空的胸怀……”   表演结束,腾格尔平静地说道:“岁月改变了我们的样子,可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从来没变。”
  他的音乐,唱的最多的是家乡和远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草原上长大的腾格尔,自小过的是“逐水草而生,和野马齐奔”的生活。他回忆年少时光,满满都是家乡印记:“夏天要趴在泥巴里,两手一撑,伏地游泳;冬天要吃涮羊肉,再上半斤酒,连汤带肉一锅端,什么烦恼都没了。”
腾格尔和苍狼乐队。
身着蒙古族服饰的腾格尔在舞台上唱歌。

  小时候他学习不好,“谁说都没用,一说我就急”。但腾格尔喜欢艺术和音乐。15岁那年,腾格尔先是在内蒙古艺术学校学舞蹈,后来改学乐器三弦,20岁时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离开家乡之后,他第一首歌写的就是《蒙古人》,唱对家乡的爱与思念,“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慢慢地,这首《蒙古人》传唱开来,被选为电影《黑骏马》的主题曲。也是因为这首歌,腾格尔成了第一个在台湾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当代大陆歌手。
  《天堂》也是为家乡所作。1997年,腾格尔回到鄂尔多斯,看到草原上的植被变成了一片黄沙,怀念起儿时的景象。他想通过这首歌,唤醒人们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留住家乡的湖水和草地。
  腾格尔的歌里还有热血与青春。当年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入职不久,又被派到宁夏固原教学。西北的冷风呼啦啦地吹,他哆哆嗦嗦躲在窑洞里,苦哈哈写了30多首歌。一年后,腾格尔回北京,听到崔健的《一无所有》,扭头就把那30多首歌全撕了。
腾格尔在新疆赛里木湖采风。

  33岁那年,腾格尔摩拳擦掌组建了“腾格尔和苍狼乐队”。这个摇滚乐队,有着浓厚的西北味儿,又融入了马头琴,带着一种独属于草原民族的粗犷和生机。乐队成立4年后,发过一张叫《出走》的专辑,从编曲到歌词再到声音,都有崔健的影子。专辑封面折页上,6个摇滚青年也都是长发飘飘、狂妄不羁的样子。那时腾格尔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就是个摇滚老炮儿。
  乐队开始在全国各地演出,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连唱24场。后来乐队漂洋过海去了美国表演,马头琴和摇滚的另類组合,震惊了大洋彼岸的乐迷。腾格尔站在舞台上,意气风发。“也许雄鹰给了你苦难,也许劲马拒绝你上路,但那一天依然是风和日丽……”

顺其自然地歌唱


  进入新世纪后很长一段时间,腾格尔这个名字好像被逐渐淡忘。他的那些歌似乎也被逐渐淹没了。
  腾格尔依然认为,“歌唱家乡和大自然,这是永恒的主题”。他打心底想唱的,还是那些“大草原上的歌和身边的人”。但他也没有一味固守原来的风格,而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慢慢地重新发掘音乐的能量。
  采访中,腾格尔和记者回忆起《父亲和我》,一首1991年的老歌,写了一个父亲的内心世界。“一袋烟你抽到天刚亮。”“我拿给父亲听过一次,他叼着烟,头都没抬,只淡淡跟我说了句‘不错’。后来有一次,他和几个兄弟一起喝酒。我偷偷听到,喝多了的父亲跟他们吹牛,说‘你看我儿子专门为我写了一首歌’。”
  2004年的时候,44岁的腾格尔第一次做父亲。女儿出生,腾格尔为她取名“嘎吉尔”——这是他10年前就想好的名字。嘎吉尔5岁时,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疾病。腾格尔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陪在女儿身边,寸步不离。第二年初,小嘎吉尔去世,腾格尔也彻底淡出了公众视野。
  后来复出歌坛,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腾格尔做客云南客栈,和几个朋友把盏畅谈,酒后唱起了《送亲歌》,这是一首关于女儿出嫁的歌。酒宴散了,他一个人躲起来偷偷抹泪,藏在角落里的摄像机捕捉到了这一幕。两年前的《歌手》舞台,腾格尔又撕心裂肺唱了一首《离不开你》,“献给嘎吉尔”。
  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腾格尔家不远处有一片占地2000亩的荒漠。他的母亲在那里守护了一生,希望有一天能种出一片茂密树林。母亲去世后,腾格尔继承了她的心愿。2013年腾格尔第一次在那片荒漠种树,1000棵树苗一棵没活。腾格尔转身想离开,突然一阵风吹过,他听到几片枯叶被吹得沙沙响,眼泪哗哗掉了下来。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腾格尔种下旱柳、沙地柏、樟子松,荒漠终于变成了绿洲。很多年后,他受邀参加《经典咏流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唱完《敕勒歌》,腾格尔想起了母亲和那片树林。
  腾格尔今年60岁。他原本觉得,自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不是身体不行,而是思想跟不上时代了”。好几年前,他还想过要举办一场告别演唱会,从此以后便不再唱歌。但他不舍,“就这样离开,也太惨了是吧?”
  今年4月,腾格尔发布了新歌《燕子回来了》,“我把它当作我的‘天堂三部曲’(前两部是《蒙古人》和《天堂》),我兄弟都特别开心,说‘腾哥你终于回来了’”。
  “那就顺其自然地唱吧。等哪天唱不动了,我再和音乐说再见。”
  腾格尔,歌手,1960年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1986年凭借《蒙古人》一举成名,其代表作还有《天堂》《天与地》等。近两年开始以独特曲风翻唱网络流行歌。
其他文献
多年来,人们不断涌入哥伦比亚的圣克鲁斯小岛,而且来了就不愿意离开。这要從百年前说起。那时,圣克鲁斯还是一座荒岛。有一天,附近岛上的居民准备找新地方捕鱼,误打误撞来到这儿,过了一夜。没想到,岛上居然没有烦人的蚊子。而且小岛附近风浪不大,鱼类丰富,渔民们索性携家带口来定居。后来,人们才明白,岛上缺乏淡水,植被太少,蚊子难以生存,所以小岛成了少见的“无蚊净土”。如今,岛上居民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
周谷老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学家和逻辑学家,前些时候发表了《论古封建》等长篇历史论文,六十年代出版的《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现在也再版了。不仅如此,周谷老还是我国一位极有素养的美学家,他过去发表的《史学与美学》、《礼乐新解》、《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等美学文章也已结集为《史学与美学》一书出版。他的美学文章精辟而又雄辩,他严肃的治学精神,更为人所折服。  前些时候,我有个机会访问了周谷老。时届深秋,金风飘拂,
祖光同志:  惠赐《枕下诗》已收到,深谢。用旧诗形式而不为格律所拘,材料皆实情真感,读来又确有旧诗的味道,并非空空洞洞仅抬陈言的四句八句之类,可谓“深入生活”的产物。看了约三分之一,  先此奉复。即请  俪安叶圣陶    八月二十三日    (《枕下诗》,吴祖光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八月第一版,0.23元)
凉快  初中时,化学老师裤子拉链没拉,有几位同学在座位上小声提醒:老师,门儿开了。提醒声音越来越大,老师听到了,他头向左扭,看着敞开的教室门说了一句:门儿开着凉快。  @胖虎停顿  上课期间,外边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英语老师当即停下正在讲的课,让全班同学趴在窗户前面欣赏雨景。她说,课上的内容什么时候讲都不晚,美好的事物错过就没有了。  @袅晴丝Rain在生气  学校办公室禁烟。我是物理课代表,
说“抹黑对手”的策略来自《三国演义》,并不冤枉这部小说。在政治斗争中,总有“尊重对手”和“抹黑对手”两种文化。《三国演义》的文化与前者无关,属于后者。中国的纣王被抹得那么黑,古已有之,但像《三國演义》的作者,以如此鲜明的态度礼赞一方、抹黑另一方,实属罕见。他站在拥刘灭曹的政治立场,把刘备视为皇统正统的化身,把曹操视为叛统篡权的奸雄,然后篡改历史,把曹操描写成历史的公敌,正统的对手,使“原形的曹操”
1989年5月31日,政治风波尚未平息,邓小平在同李鹏、姚依林谈话时,明确提出“要更换领导层”,“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真正形成成熟的领导,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第二代是我们这一代,现在换第三代。”他提出,要选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经过充分酝酿,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成为新一代领导核心的人选。  当邓小平在北京西山别墅里
在北京安定门一处幽静的小四合院中,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家庭:已故男主人汉斯·米勒,是著名德国医生、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妻子中村京子,日本籍,在中国生活了六十载;女儿米密瑞士籍,女婿德国籍;儿子米德华美国籍,儿媳中国籍;孙女米安琪英国籍……这个被称作“小联合国”的家庭,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五十载。  不知拐了多少道弯儿,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终于找到了米勒大夫的家。敲门,一阵犬吠声起,中村女士笑容可掬地迎了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刚刚过去,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关于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的的新闻和评论,几乎年年都绕不开这个话题。虽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要去过一个国外的节日呢?其实纯粹就是为了多一个和朋友聚聚,到商场买买,找个地方吃吃的很美好的理由。  圣诞节虽是西方的宗教节日,不过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聚会凑热闹的日子。  中国
从明嘉靖四十六年(一五六六)到万历元年(一五七三)这八年之间,先后担任内阁首辅、实际上执行首相职权的是徐阶、李春劳、高拱和张居正四人。  这四人中,李春芳是被海瑞指责为“举朝柔儒、皆为妇人”之类的人物。而徐阶能在严嵩淫威之下保全羽翼,确是“调停国手”,张居正则是“工乎谋国、拙乎谋身”的一代名臣。惟独高拱,一直不象徐阶、张居正那样知名。而他们三人之间,又存在着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纵横捭阖的斗争。他们
阿味姨是我母亲的挚友。母亲年轻时温柔娴静,端庄矜持;阿味姨大大咧咧,泼辣能干。两个性情截然不同的女子,反倒成为闺蜜相互扶持,走过了许多年。  阿味姨幼时家贫,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耐不住了,就去偷盐吃,因而得到“阿味”这个“芳名”。母亲后来总是拿这事调侃她,阿味姨倒也不计较,每次都嘻嘻一笑。  小时候的我天性贪玩,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偏又体弱多病。父亲工作很忙,每次我生病或受伤,母亲一人无法应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