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而温和的将军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wmy0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面庞,大块头,高身材。军服贴挺,仪态刚劲魁伟。1.83米的个子往那一站,很有军人的威严。
  罗援,一位研究国际战略问题、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军事专家和显赫将军。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素以强硬著称,他被视为中国军方的“鹰派”代表人物。
  其实,凡与罗援有过接触和交往的人,都会感到他不光是强硬的,也是温和的。
  军营磨砺普通战士成长为知名将军
  罗援1950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罗青长是一位20世纪30年代投身革命的四川广元苍溪籍老红军,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担任过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深得周恩来的信任与器重。周恩来弥留之际召见的最后一个人,便是罗青长。
  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经历了血雨腥风考验的罗青长,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对下一代寄予厚望,连为孩子取名都融入了时代的气息,以激励他们成长。人们从罗家兄弟的名字上便可看出历史与现实的传承和交汇:老大取名罗抗,抗日战争;老二罗挺,挺进中原;老三罗援,抗美援朝;老四罗振,振兴中华。“而且每个名字都带提手旁。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威武不屈,长大报效祖国。”时至今日,提起老父亲为自己兄弟几个起名的良苦用心,罗援仍感到激动。
  家庭的熏陶、父辈的影响,少年罗援一直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军人。小时候照相,他总喜欢穿件海军服,腰间还不忘别着一把玩具枪,尽管有时枪别反了常把大人们逗乐。然而,父亲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成“走资派”,他的当兵之旅变得曲折多舛。直到1968年,在父亲老战友、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刘忠的关照下。他才被送到云南边陲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部队艰苦的生活磨炼了罗援的意志,也增长了他的才干。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军作训处参谋。1973年春,身为军工组成员的罗援,随自己所在的高炮部队跨过边境线进入老挝,参加抗美援老(挝)战争。
  置身军营的罗援好学深思,博览群书,尤其对军事理论着迷,二十几岁就在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军事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后来,当军事科学院急需补充人员时,在军事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小有名气的罗援顺理成章地成了选拔对象,被调入军事科学院正式从事科研工作。这一年,他才28岁。不久,罗援又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在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他是少有的几个全优生之一。后来,罗援回到军事科学院专门从事战史、战略和外军研究工作,并先后担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还兼任了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2006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敢于亮剑
  大是大非面前坚韧强硬
  罗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对如何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着自己的深层思考与真知灼见。
  近几年来,周边一些国家在南海和东海等海域不断向中国进行领海挑衅,气焰嚣张。罗援敢于亮剑,大胆发声,直抒胸意,表达自己强有力的观点:
  “和平崛起,不等于我们已经挂上了免战牌。”
  “只有有备,才能无患;只有敢战,方能言和。”
  “一把手枪,它放在强盗手里就是威胁。如果放在正常人、一个平民的手里,它就是自卫的武器。”
  罗援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慷慨激昂,言谈举止充满自信和力量,极具阳刚气。因此,有媒体形容罗援“不怒自威”:在境外舆论圈,罗援被认定为“鹰派代表人物”。
  对于外界冠之以中国军方的“鹰派”这一称呼,罗援欣然笑纳。他觉得“军人应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爱国情怀,军人都应该是‘鹰派’,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不过,他又强调自己是一个“理性的鹰派”,而不是“莽撞的鹰派”。
  还是几年前,罗援去美国参加一个战略对话活动,做自我介绍时,美方一位学者说:“罗援将军,你不用介绍了,我们都在关注你的观点,你是解放军的强硬派代表。”罗援对他说:“我是个理性的强硬派,这是中国军人的风格。你们美国军人也不乏‘鹰派’,但我长了一双鹰眼和一双鹰爪,又长了鸽子的头脑和心脏。”美国学者听了此话,都为他鼓掌。
  2013年12月20日,罗援莅临江西日报社主办的“中国梦”名家讲坛,作“周边安全环境和软实力建设”主题演讲。演讲中。罗援纵横千里,驰骋中外,贯通古今。从《旧金山和约》讲到《波茨坦公告》,从钓鱼岛主权讲到防空识别区,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讲到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六个存在”之建议,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铿锵作响、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叩击心扉,无不给人以感染,使听众在心灵上受到震撼进而振奋。当讲到“钓鱼岛于我们的国家。就像是孩子于他的母亲。这个孩子无论健康还是残疾,他都是母亲的孩子,谁也不能夺走他”时。激发听众强烈的感情共鸣,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即使没去现场听讲,读到这样的句子,有良知的中国人也一定会血脉贲张。
  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在主权问题上不含糊,在事关国家安全与尊严的大是大非面前,显得那么坚韧和强硬,寸步不让,据理力争。这就是罗援。中国军人罗援!
  坚守“阵地”
  精忠尽责鼓与呼
  讲台上的罗援是威严的,讲台下的罗援却是随和的。他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没有一点架子。在演讲之余的接触和交往中,我们处处感受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的温和情愫。
  在参观完报社博物馆时,我们几个陪同者和闻讯而来的报社员工争先恐后和他合影。离开时。罗将军发现刚才为他作讲解的小姑娘有点不好意思没有上前照相,便热情地招呼她过来“补”个合影。
  演讲开始前,得知有的听众很早就来到了现场。罗援便交代我们如果听众都到齐了就可以开讲,以便让大家早点回去不要遭遇堵车,于是开讲比原定时间提前了5分钟。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一结束,粉丝们一拥而上,顷刻把他团团围住,要求签名合影,罗将军顾不上喘口气、喝口水,立马为大家服务。在收拾行囊准备离开现场之际,看到还有一群大学生赶过来要签名,罗援又中断手中活俯下身子,借助行李箱为依托给这些学子一一签名。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经过充分调查研究递交了25件政协提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件被国家采纳。其中有事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如《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南海设立特别行政区》《组建国家海岸警卫队》《设立航空识别区》等;也有事关国计民生的,如《制定军人地位及福利待遇法》《在各级党委设立人民群众工作部》《在游行的行列中增加老兵方队》《促请韩国归葬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最近人大通过的《设立烈士纪念日》等。每当一件提案落到实处,罗援都会会心地一笑,他总是谦虚地说:“这些提案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许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也许与我的提案貌似形似,但不管怎么说,我是尽心尽力啦。我会继续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为兵和民鼓与呼。”
  罗援坦言自己的性格里流淌着父辈的基因。他特别喜欢“精忠报国”这一古训:他也推崇过去老一代革命战士的豪言壮语“人在阵地在”。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军事科研人员,现在只能智力报国,通过在媒体上发表言论或者上书国家建言献策来发挥作用。“舆论战这个阵地。我们一定要占住。”“只要我还在这个阵地上,我就要为国与民鼓与呼。”
  2014年4月15日,罗援父亲、我党隐蔽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罗青长以96岁高龄辞世。送别老父亲的第3天,罗援就重整戎装又回到“阵地”上。4月23日,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表态,称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结合美国驻冲绳基地司令威斯勒之前就钓鱼岛的狂言。罗援愤然撰写了1200字的《中国对17国联军都不畏惧
  岂会被美日吓倒》一文在《环球时报》上发表。义正词严,驳斥奥巴马不顾历史和现实的胡言乱语。
  罗援满腹经纶,才华四溢,常以赋诗填词抒怀明志。“卢沟晓月太行刀,金陵碧血延水谣。哀歌悲饮千滴泪,狂飙怒掀万重涛。倭奴再拾武士道,打鬼重吹集结号。立马横刀今又现,弯弓备箭射邪妖。”当我们吟诵他在读了习总书记2014年7月7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集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后倍感振奋写下的这首诗,在体味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扎实的文学素养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一位当代中国军人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上所具有的气魄、豪迈和担当。
  责编/木艮
其他文献
传统聚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居产物,蕴含着大量主动或被动的气候适应性营造智慧。目前对传统聚落的环境适应性智慧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筑设计学、工程热力学、城乡规划学和区域
为了解决电镀含锏废水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本文针对电镀含锏废水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焦磷酸盐镀锏废水、酸性镀锏废水、轻基乙叉二麟酸盐 (HEDP) 触锏
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库区河道的防护堤岸工程当中,比较常见的生态设计理念以及相关治理方案,并结合对某防洪护岸实施治理的工程实例,从工程中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入手,对工程基本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施工技术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道路桥梁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企业的核心
我国近些年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 在此环境下 , 建筑业在该领域中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 , 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多 ,规模也随之逐渐地扩大。为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