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场”理论探讨不同清创时机对不可分期压疮治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 :当代护士(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医护场理论在治疗不可分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某院收治的不可分期压疮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清创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护场理论判断清创时机后进行清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压疮愈合评分、平均压疮痊愈时长及清创期时长、创面感染发生率及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15d、30 d,观察组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治愈率为46.70%,对照组治愈率为26.70%,观察组有效率为83.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45).观察组压疮痊愈时长为(98.51±4.10)d,清创期时长为(30.21±2.1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压疮痊愈时长为(116.91±5.20)d,清创期时长为(36.31±3.50) d(P值均<0.001).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6.70%,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结论 护场理论在不可分期压疮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可显著提高压疮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康复时间,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其他文献
手术体位的摆放不仅要满足手术顺利开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并发症.俯卧位作为手术体位的一种,广泛应用于背部、脊柱后路、四肢背侧等部位的手术.在俯卧位手术摆放过程中,常用不同软枕叠加或使用手术被折叠垫于双下肢,使足趾悬空,以防止足背神经损伤.此种方法在使用中存在软垫易移位或变形的风险,且这种凭借经验摆放患者的手术体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为此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一种用于俯卧位中的拱形下肢垫,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现状,分析其暴露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防范提供依据.方法 对常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1-12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年共14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其中护理人员94人,占66.67%,暴露者以初级及以下职称为主,占76.60%.高发月份,初级及以下者为7-9月,中级者为10-12月;高发工作时间段均为上午;关联操作为:初级及以下者主要为拔针、穿刺、采血,中级者以穿刺、处理医疗垃圾为主,副高及以上者以清理医疗器械为主.暴露源以乙型肝
研究背景和目的:享·斯基巴尔是藏传佛教后宏早期的著名藏医学大家,先后曾入当时富有盛誉的“藏医九圣”门下潜习藏医学,并赶赴印度专习最正统的阿喻呋陀医典《八支精要》,平生所著6余部医学专著。因享·斯基巴尔的著作不曾公开问世,藏医学术界对其研究几乎沦为空白。近年来享·斯基巴尔的遗世名著《无垢威严》和《医学明灯三十部教诲》的各两种不同手抄本得以面世。本人在研究和搜集的过程中喜获《医学金轮光辉》、《医学集要
自青藏高原有人类活动以来藏医儿科学(chung dpyad)便已悄然形成,其内容荟萃了藏民族千年来小儿养护与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藏医儿科学的形成与诸多自然学科的形成一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理论的初步形成,再到发展的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其内容不仅包含了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小儿喂养与保健、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以及小儿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外,还包含了胚胎时期的发育过程及保胎方法,以及分娩手段
立足于多元文化背景,回顾我国本科护生核心胜任力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重点对核心胜任力的相关概念,我国本科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培养现状、影响因素、测评工具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未来本科护生核心胜任力的提升及研究提供借鉴.
本文综述了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工具和预防措施,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为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提供文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