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几个途径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施工企业出现了“高产值、低效益”怪圈。提高企业利润控制项目成本是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途径进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一、利用融资控制成本
   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沿用传统的融资方法外还必须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这样既可以增加资金来源,又顺应了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在要求。第一,应收账款保付代理。即以拥有的各类债权作质押物,从银行取得资金,到期赎回的一种融资方法。该方法具有融资成本低、手续简便的特点。第二,信托融资。借助信托平台,办理职工委托资金贷款。第三,个人融资。在融资过程中,可以向有经济实力的个人融资。第四,利用与部分业主关系密切等有利条件,从业主方提前获得计价款、预付款,对一些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积极与业主协商,由业主提供担保,负担利息,通过项目贷款的形式解决项目资金。
   二、利用承包合同控制成本
   承包合同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是规范业主和施工企业行为的准则,也是成本造价控制人员应重点研究的项目文件。合同的原则是平等和公正,汉语语义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造成了部分合同条款可多重理解或者表述不严密,个别条款甚至有利于施工企业。这就为成本控制人员有效利用合同条款创造了条件。在合同条款基础上进行的变更索赔,依据充分,最据说服力,索赔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三、利用施工方案控制成本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因为技术人员因本身工作特点的限制,对施工成本方面的了解不足,编写施工方案的时候,偏重于考虑方案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对方案是否体现了本单位的利益要求往往忽视。很多时候,提出的施工方案虽然能够完成设计要求,但从经济方面考虑,却不是最优化的,甚至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大大的缩小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其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设计单位因为在具体的工程施工经验方面与施工单位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遇到复杂地貌或恶劣施工环境的时候,他们为确定合理的设计变更方案,也要充分的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意见,甚至会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首先提出设计思路,这就为施工单位影响设计从而为自己谋取合理利益提供了条件。在这些情况下,成本控制人员应积极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在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为项目谋取更大的利润。技术人员应提出能够达到设计意图的几套方案给成本控制人员进行比较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确定施工方案的量化依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应便于施工且利润空间较大,应避免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情况出现。最优化的方案提出后,技术人员应充分利用施工工艺的特点,全力强调该方案的优点和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提高业主单位通过的可能性。这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效果是最为显著的。
   四、利用优势单价控制成本 优势单价是指中标项目中利润空间比较大的合同单价。众所周知,我们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中标后谋取更大的利润,会在投标过程中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投标方法。不平衡报价的特点是投标单价中有的施工项目单价利润较低,有的施工项目单价利润比较高,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变更增加可能性比较大的项目。这些利润比较大的合同单价就是我们的优势单价。五、通过编制“计划成本”控制
   计划成本是为了事先审查支出是否合理和用来控制经常开支的依据,是指导成本管理的行动纲领和依据,而成本目标也是通过计划成本来安排落实的,计划成本编制应确定“四算”,即合同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成本(是根据指导施工的各项计划汇总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对施工实际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标)、实际成本。应分清各算的作用,合同预算严格控制承包预算的编制,计划成本则参照承包预算编制,计划成本要严格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
   六、利用“限额”控制
   在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有决定性影响。所以,首先应该编制材料需求计划。其次,加强材料管理,建立 “限额领料”。材料消耗数量当然要参考定额消耗量,但不能也无法完全机械套用。
   每实施一个工序前,成本控制人员都需要计算此工序的材料消耗数量,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工序施工完毕还需要进行比较,以确定是节约了还是超耗了。这个工作对成本控制人员的要求很高,要求成本人員除了熟悉定额和熟悉现场情况外,还需要了解施工工艺,所以常常出现成本控制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现在通常采用的解决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将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工作转移到工长,一个是分主要部位进行材料消耗数量控制。
   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必须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这一点应在劳务合同及管理人员责任书中明确,非必须原因超耗浪费要承担损失,以提高大家节约材料的积极性。
   七、“以人为本”控制成本
   1、组办预算、成本核算学习班
   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各部门、各骨干人员参加预算、成本核算培训学习,再由他们对其他职工进行渗透,使每个人对项目经营管理都做到心中有数,人人心里有一份成本帐,使经营管理具体到部门、及每一位职工、真正做到全面预控。
   2、建立奖惩措施、让职工自己管自己
   为进一步刺激职工的参与意识,我项目部开展了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限定每位职工必须参加。让每位职工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对本岗工作谈一点体会与建议应该说不算什么难事,我们对收集上来的建议进行分组筛选,制定到部门、施工工段考核标准中去,根据具体执行情况,给予一定奖励与惩罚。
   3、加强业务培训工作、从施工技术角度找节流
   科学技术即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从而也就达到了增效、节支的目的。根据工程需要不定时的安排职工培训,改进施工工艺,提高生产力。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而要想获得好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具有创优良工程的先进意识,着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铺筑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和通用图集的要求施工,并按照创精品工程细部做法要求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实现 “创高标准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关键词】沥青路面 施工 质量管理  广州市华南路三期工程路面A标段主线起点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工程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建设监理制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建设监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技术规范、合约合同等。为了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到有效的监督控制施工过程的投资、安排好工期和保证质量。  关键词:施工监理;工程造价;投资控制;工程投资  施工监理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其中三控制是对
●癌症放疗中或放疗后引起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生荸荠20枚,洗干净后用温水略烫,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1~2杯。  ●痰热咳嗽、淋巴结核或原发性高血压等: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  ●阴虚肺燥、痰热咳嗽:鲜荸荠150克,打碎绞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芦根汁60毫升同
摘要: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农村的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保证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上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成后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建设管理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对于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的重要性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前期管理工作的目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字: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管理;重要性分析      项目前期管理是项目管理的起始阶段,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其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在工
摘要:为了更好的配合政府提出的相关政策,从而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新楼盘的过程中挖掘自身的潜能,尽力想办法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工程造价。本文提出从土地前期计划、成本控制、财务费用三个方面来合理的管理房地产企业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  一 、合理进行成本控制  (一)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  要切
随着社会经济、交通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交通施工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目标市场越来越明确。为适应市场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施工企业必须甩掉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开拓市场和项目总承包管理,于是工程分包一定程度上成为提高总承包企业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解决总承包企业成本及劳务负担过重境况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作为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必须立足自身,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在
【摘要】《河北省建筑工程虚假招标投标行为认定和处理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监管办法,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并建立了各级有形建筑市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但一些地区仍存在招投标中违规操纵,互相串通,暗设陷阱等诸多不规范的竞争和不规范的运作,给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埋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