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课改的宗旨,就是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创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用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话说是“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文学的悲哀。它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这样的评价绝非危言耸听,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客观事实。在教学中,课文教学唯教参是从,作文教学大搞新八股,考试答案坚持一个标准。这样的教学,造就了一大批“唯书、唯上、唯标准”的考试机器,使学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根本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面对以上种种情形,只有端正观念,力求改革,语文教学才能柳暗花明,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能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有如下方法:A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创造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开发创造力的目的。B自由选择法。如在教同一篇课文时,教师可要求记忆力强的学生背课文,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解释词语。这样,既能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又可开发学生各自的创造力。C“抬杠”法。运用此应言之有据,符合科学规律,作文教学中的辩论,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即属此类,持之以恒训练就能开发创造思维能力。D相似法。语文课上,教师采用此法,让学生搜集同义词及同类文章。如教《故乡》一课找以下近义词:悲凉起来了,凄凉的神情;心情的改变,本没有什么好情绪;盼望下雪了,希望他们不再像我;模糊的风景,我在朦胧中等。同类文章,如在教《背影》时,为让学生举一反三,又阅读了《看不见的爱》、《母亲的心》、《弱者与强者》等参读文章。E创造法。作文教学中,用故事性较强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观看,想象图中角色会发生什么事情,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也可以把写景古诗写成一段情景作文,做到情景交融。如改写《赠汪伦》、《春夜喜雨》、《送元二使安西》等,也可写作短剧。
  
  二、多提启发性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最忌的是一潭死水。教师按既定的内容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不管学生是否听懂,也不管学生是否动了脑筋,尽管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容器”。为了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在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挑疑”。这种“挑疑”往往能产生“连锁效应”,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处于积极思考之中,这就是投石激浪的提问方法。不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设问提问,应该抓住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知识的关键点、障碍点,设问的深难度要适宜,以调动学生的成功感,开启学生的思维。如上《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在分析志愿军战士的三个事例后问:“作者只举了三个事例,实在太少了,志愿军战士的事例可歌可泣,不胜枚举,为什么不多举一些呢?”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选材的典型和构思的巧妙。再如上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后我问:“假如孔乙己考上了秀才,中了举人,他的结局又会怎样呢?”引导学生从比较中认识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孔子说: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上课时,教师如能积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出一些“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学习呢?
  
  三、巧妙利用文章的“悬念”
  
  所谓“悬念”,这里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神来之笔”。比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女主角林黛玉神伤绝世时的语言:“宝玉!宝玉!你好……”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被举人老爷打断腿后最终的遭遇,都是作家巧妙利用“悬念”艺术的范例。语文教材中不少文学作品也有类似的艺术“悬念”,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地方进行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形成创造性阅读的习惯。如我在上完《皇帝的新装》一文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皇帝举行完大典后,回到皇宫,他会怎样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这一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皇帝的昏庸、愚蠢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对“悬念”艺术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可谓一举两得。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最需要的学科,学好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的主要方式.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分小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有效的提升学
现代化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倡导以生为本,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以学生的力量来完成学习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英语知识为
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质意义就是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科学引导,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针对
笔者通过PLC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发现在有限的课时内理论结合一体化教学,突出实践环节,可提高教学质量,大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
在古希腊奥林波斯山上的特耳菲神殿石碑上有句忠告:“人,认识你自己。”这使我们感悟到反思之重要。政治教师为什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呢?    一、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必修的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初中英语读写综合课程教学活动在展开的过程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式,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迭代.本文就将对以读促学、以学定教、以教传道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符合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应用.
摘 要: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中考化学学科评估方案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百分制评分改为等级制评估。这一变动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需要提高45分钟教学效益。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作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趣味 情感 创新    初中化学新课程反映了现代化学教育鲜明的时代特性,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体现了教育新理念,对广大化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