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快速构建易腐垃圾高效堆肥复合菌剂

来源 :微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易腐垃圾成分快速构建一种高效堆肥复合菌剂.[方法]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支持建设的微生物资源库为基础,根据菌株产酶活功能信息,针对易腐垃圾有机成分定向挑选出高产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木质素酶、脂肪酶)菌株,通过测定菌株间拮抗作用,构建了一种高效堆肥复合菌剂CM菌剂.进行了菌剂发酵条件优化和易腐垃圾堆肥应用研究.[结果]CM菌剂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7%的种子液于红糖培养基中,30℃下培养48 h,此时菌剂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木质素酶、脂肪酶酶活分别为181.76、52.92、1.57、12.81、9.94 U/mL.堆肥结果表明CM菌剂堆肥产品pH、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均满足生物有机肥标准(NY 884-2012).CM菌剂堆肥过程中最高温度为63.5℃,高温期9-12 d,30d后含水率为28.7%,有机质降解率为30.4%,C/N为8.93,与商品菌剂BM相比堆肥效果更好,可使堆体高温期延长4-7 d、含水率降低3.8%,可加快易腐垃圾中有机质降解,降解率提升6.2%,并具有更强的固氮能力,缩短腐熟时间,提升堆肥产品品质.[结论]基于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功能信息构建堆肥复合菌剂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菌剂构建方法.
其他文献
非对易的思想最初源于对极小尺度的时空坐标的研究,后来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探讨了在很多领域中的非对易效应.随着非对易量子力学的建立,研究一些精确可解模型的非对易效应是非常有意义的.各类谐振子模型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坐标与坐标,动量与动量都是不对易的情况下,很难得到耦合谐振子能谱的解析解.本文旨在研究非对易相空间中二维耦合谐振子的量子特性.首先用不变本征算符方法得到了同时包含多种耦合项的谐振子能谱的解析解.然后分析非对易参数和耦合参数对非对易能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受到非对易参数和耦合参数的影响,
高次谐波是强场物理的重要现象,不仅是潜在的深紫外光源,而且已经成为分析原子分子动力学以及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Lewenstein理论,考察了准直氧分子在激光场中的高次谐波谱对激光偏振方向与核轴所成的夹角的依赖关系.通过计算电离电子在不同的原子中心复合的量子通道对高次谐波贡献之间的相位差,分析了高次谐波随激光场偏振方向与核轴的夹角的变化,并给出了谐波谱上最小值的形成机制.另外,通过分析高次谐波产生过程中不同量子通道的贡献,发现当偏振方向与核轴成0°和90°时,谐波谱强度都小,但它们背后的物理
采用Voronoi方法构建了50,130和200μm三种晶粒度的高纯铜靶板,在晶界处随机预制损伤成核点,建立了平板撞击高纯铜靶板的二维轴对称计算模型,研究了晶粒度和加载应力对高纯铜层裂宏观力学响应和细观损伤演化的影响.基于自由面速度剖面特征分析,揭示了晶粒度和加载应力幅值对Pull-back速度回跳点位置、速度回跳斜率及回跳幅值的影响规律,论证了层裂强度与损伤区拉伸应力峰值相对应本质上表征微损伤早期长大临界应力;基于损伤演化云图特征分析,讨论了长大和聚集过程中微孔洞周围局域化塑性应变场的演变,揭示了晶粒度
[目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引起的林木腐烂病和枝枯病,是一类重要的、分布广泛的枝干病害,可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探究不同腐烂病菌的全基因组特征,分析其与寄主选择和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基因家族的差异性,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腐烂病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为腐烂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PacBio测序技术对云杉腐烂病菌Cytospora piceae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从基因组水平探究引起腐烂病的4种腐烂病菌的基因组
研制了一套峰值电压200 kV的多功能脉冲辐射系统,该系统具有产生脉冲电子束和脉冲X射线的功能,在两种运行状态中可以灵活切换.系统包括脉冲功率驱动源、真空二极管和实验腔体,其中,脉冲功率驱动源由Marx发生器、高储能的水介质传输线和脉冲压缩开关组成.系统负载等效阻抗2 W、负载电流半高宽30 ns,产生的脉冲电子束束流83 kA,产生的脉冲X射线平均能量67 keV,均匀性较好,辐射场中的电子份额不超过0.02%.为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输出指标,建立了包括运行参数和效应参数的全套测量系统,克服了强电磁场环境
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在引力波探测、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需求,其输出功率的提升面临横向模式不稳定和非线性效应等因素带来的技术挑战,而长锥形增益光纤具有综合抑制横向模式不稳定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的潜力.为进一步提升全光纤结构单频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了一段长度为2.2 m的长锥形掺镱双包层光纤,其输入端纤芯和内包层直径分别为30.3μm和245μm,输出端纤芯和内包层直径为49.3μm和404μm.基于该光纤,采用前向泵浦的方式搭建了一个全光纤结构的单频主振荡功率放大系统.其中种子激
为探索单晶金刚石材料在辐射探测器上的应用,尤其是用于监测D-T中子源产生的14 MeV单能中子束流,研制了高性能单晶金刚石辐射探测器,并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K-400型中子发生器上测试其对14 MeV单能中子的响应.利用Geant4蒙特卡罗仿真程序,结合ENDF-VIII.0,JEFF-3.3,BROND-3.1,JENDL-4.0u和CENDL-3.1五个评价核数据库对14 MeV单能中子在金刚石中的能量沉积和探测效率进行模拟计算和对比,并给出了仿真能量沉积谱展宽和实测谱能量刻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
碲化铋基材料一直被认为是室温下性能最优异的热电材料之一,也是商用热电器件首选的块体材料.然而面对柔性或高密度设备等应用需求时,薄膜热电材料比块体材料更具优势.因此,提升薄膜材料热电性能及可控制备技术至关重要.与碲化铋基块体材料和P型碲化铋基薄膜相比,N型碲化铋基薄膜的性能相对偏低.本工作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N型碲化铋薄膜,研究衬底温度和工作压强对薄膜生长模式的影响规律,从而通过溅射参数精确调控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生长取向,在合适的衬底温度和工作压强的共同作用下,制备出(00l)方向层状生长的高质量致密
材料内部缺陷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纤维束模型是研究材料拉伸断裂性质常用的理论模型,已有含缺陷纤维束模型的工作表明,在纤维束模型中引入单纤维缺陷后,缺陷对模型拉伸断裂性质产生了显著影响.为研究实际材料内部存在的不同尺寸及损伤程度的缺陷,本文引入缺陷的空间尺寸、缺陷程度和缺陷内部纤维损伤程度分布等影响因素,构建了含团簇状缺陷的扩展纤维束模型.在最近邻应力再分配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缺陷个数a、缺陷尺寸上限β和缺陷内部纤维缺陷程度的线性、指数和常数函数分布形式对复合材料断裂过程的影响.分析
磁化同轴枪放电装置可以产生高传输速度、高电子密度的球马克,在可控核聚变、高能量密度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球马克形成阈值理论,通过对放电图像的拍摄以及光、电、磁信号的诊断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磁化同轴枪操作参数对球马克产生及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除放电电流和偏置磁通的比值以外,受送气时长控制的气体分布长度同样是球马克产生的关键.电极间通道内较长的气体分布可以使放电产生集中承载电流的等离子体环,该环能够在足够强的磁压力推动下完成磁场拉伸与重联以形成球马克.增加放电电流可以同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