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教学生涯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其中最深的感触莫过于现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较的差。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教学,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因此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把它写了下来,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在自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为了获取新知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自学时,可以讨论,对于学生看不懂的地方请学生做上记号,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而解决心中的疑问。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商的近似值”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的,当我出示了例题:40÷60,我采用了让学生尝试计算这道题目的商,在学生计算后发现商是不断重复出现,余数也不断重复出现。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像上述情况的小数是什么样的小数?小数可以分成几类?各自的特征是怎样的?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吗?反之呢?自学后,就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同时辅以相互之间的讨论、质疑、学具的操作,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在说理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很多时候,我发现学生在数学语言的表达方面都比较欠佳,尤其是一些拗口的语句对学生来说显得十分困难。于是我开始注意训练学生用恰当的语句来描述。例如,在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中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通过操作能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我就注意引导学生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高÷2。
  通过这样严格的数学语言的训练,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许多学生家长都和我说:我的小孩在解决实际问题(原称应用题)的时候似乎不懂得方法,看他题目只是读了一遍就动手做了,检查一下,经常会出现错误。的确,实际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相对比较差(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的习惯:不加仔细分析就动手做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呢?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这样的做法:先让学生通读整道题目,找出相关的信息;再把信息进行整理,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最后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如果信息给出的比较多或者是计算步骤比较多的问题,就让学生思考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你该先解决哪个中间问题,然后再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错例,我也请学生自己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重新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下,学生分析问题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每册中都有一定量的思考题作为补充内容要求进行教学的。这些思考题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延续,有的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对思考题的教学与讲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把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你知道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在学生读完题目后,我问学生:“根据题中信息,你能推断出哪些有用的信息?”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水果糖被分了45块,巧克力被分了35块,求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可以转化为求“45和35”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的问题。
  书本思考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与教师的分析评讲,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的,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挑战趣题、难题的信心和能力。
  五、在小结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在教学了新知识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新知识中你认为哪些方面比较重要?哪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练习课或复习课,临近尾声时,引导学生归纳:“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进一步明白了什么?”
  这样的小结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归纳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参加了第九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中很幸运的听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的潘小明老师执教的观摩课和他的报告,使我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利用好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还可以发掘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立足于课堂,下功夫于课外,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若不管差异,只顾统一要求,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差异性教学既使学得好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又使“学困生”有了获得成功的
三相卧螺工艺生产小麦淀粉和谷朊粉已成为国内小麦淀粉生产的主流工艺,但从相关的工艺设计、生产调试、操作等方面看,该工艺仍有很多需完善的方面。主要阐述了三相卧螺工艺生
在科学教育中,人们往往把科学教育仅作为一种求真、求知的活动,忽视了科学本身内在的善与美的感受培养,淡化了其道德情感的化育功能。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目
【正】特色区域活动是我园教师根据特色活动的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模仿为
ACAD提供了多种二次开发手段,其中ActiveX Automation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种优选方式,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并以Visual Basic of Aplication为例介绍了开发的具体方法.
在当前的课改背景之下,加强课堂上的合作互动,构建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已经有很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这只是个开始,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互动合作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这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普遍活泼好动,学习能力不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