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消失一会儿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rac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使用最多的词应该是“我”吧。作为一个存在主体,“我”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存在,除了睡觉。日常说话、做事,都是以“我”为中心,四通八达和世界发生着联系。现在有个新词叫“刷存在感”,愈发凸显了“我”的存在。被人遗忘,被人漠视,那种滋味是难以忍受的痛苦。
  诗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写过一首诗《天狗》,有这样的句子:“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那个时代提倡解放个性,张扬自我,打破束缚,蔑视偶像,一时蔚成风气。你看,这个“我”可以吞吐日月,吞吐宇宙,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胸怀。在破碎的偶像面前,一个超凡巨大的“我”耸立起来,睥睨天下,雄视百代。若说“刷存在感”,与之相较,当今世人恐怕若泥土望云霓。
  然而,任何事情过犹不及,“我的我要爆了”,自我膨胀,像气球吹得过大,“砰”一声,崩了,爆了,也就完蛋了,一地鸡毛。
  郭沫若先生写作《天狗》的时代,是个性被泯灭、自我被压抑、主体意识被扼杀的时代,民众活得像闰土一样麻木颟顸,像阿Q一样自轻自贱,成天浑浑噩噩,蒙昧喑哑,生命仿佛蝼蚁草芥,低到尘埃里,哪里还有“我”的踪影?所以,郭沫若先生的诗歌意义在于,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摧毁桎梏缧绁,重建有体温、有思想的“我”的存在。近一百年过去了,情形发生180度翻转,国人的价值体系得到崭新重构。个性完全释放,自我得到确认,主体意识鲜明呈现。甚至,有的“我”过度放大,达到膨胀、放纵的地步。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赶牲口有两个口令,不断喊“喔”和“吁”,校正左右,使牲口行走在道上,保持不偏不倚,允执厥中。不然,跑偏了,就掉沟里了,可能导致车毁人亡,后果严重。对“我”也是这样。
  “我”即或膨胀或者萎缩,有时莫若让其消失一会儿。
  一个周末,我从家里出来沿着民心河遛弯,走到河边的一座小公园,顺便走了进去。天还阴着,像要下雨的样子,公园里人很少,我转了一圈,便坐在椅子上。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不远处只有一位中年妇女在打太极,一招一式慢忽悠悠,时间一下子被拉长了,变得缓慢。远处建筑工地传来打夯的声音,身边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越发显得幽静。我发着呆,脑子里啥都不想,眼前的景物忽然虚幻起来,恍兮惚兮,一时不知身在何处,“我”离开了我,消失了,留在椅子上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木雕,一个泥胎。时间或许只是一小会儿,但足令我沉醉,享受,真正的“销魂”。这一小会儿,在“一小会儿”里边就是永恒。却原来,“我”的短暂消失,竟是如此美妙。
  佛教哲学讲“无我”,中国哲学讲“忘我”,都是让“我”暂时不存在的意思。其实,无论怎样“我”都是时时刻刻存在着的,只不过主体意识使其偃伏罢了。心学大师王阳明说,山涧开着一树灿烂的桃花,因为我们看见并欣赏了,它便有了存在的意义,不然,也可以说它压根是不存在的。就是这个道理。《晋书·王坦之传》云:“成名在乎无私,故在当而忘我。此天地所以成功,圣人所以济化。”这话说得很现代,很励志,也很明白。过于凸显“我”的存在,那就会忽视他人或者周遭的一切,就是自私,就成不了事。这个世界由无数个“我”和物构成,任由个体的“我”高耸就会挤压他者和物的空间,就会产生倾斜,就會跑偏,结果会很惨。
  辛弃疾写词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写词根本不像八百多年前的古人写的,倒像出自现代诗人之手。多么和谐温馨的一幅人间自然场景,山人相谐,远近互构,物我两美。这个“我”是温暖的,有趣的,平和的,还有点小小的自我多情。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你投注对方什么,对方就会回应什么。
  有个小故事,苏轼喜欢谈佛论禅,和佛印禅师关系密切。一天,苏轼拜访佛印,问佛印:“你看我是什么?”佛印答:“你是一尊佛。”蘇大悦。佛印问:“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有意刁难一下佛印,说:“你是一坨屎。”佛印默然不语。苏轼回家后很得意地告诉苏小妹,说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摇摇头说:“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了,佛印禅师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是屎。”苏轼赧然,惭愧无地。
  人生最难的事是弄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或许终其一生也搞不明白。如果觉得这个问题过于高深,那么,家常一点,别天天“我”“我”的,眼里心里只有“我”,而把“我”放低一点,看小一点,有时泯然与众,自我放逐,消失一会儿,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常朔摘自《河北日报》2016年12月23日)
其他文献
英国的思想家柏林把不同类型的思想者分为刺猬型和狐狸型。刺猬型的思想者善于创建宏大的体系,囊括世间所有问题;而狐狸型的思想者是那种对什么问题都感兴趣,对宏大体系不屑一顾的人。这种二元式的划分虽然简易但是并不实用,我们虽然有像康德、黑格尔这样的刺猬型思想家,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思想者来说,都是介于刺猬型和狐狸型之间。事实也证明,那些号称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终极真理,解决了人类生活的所有疑惑的想法,结果都是
应该说,“不争”是杨绛先生一辈子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但是,在敌人面前,杨绛是“争”的。她的“争”,是由家国恨民族仇所激发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骨气的表现。当然,她的“争”也是讲究策略的,有时机智,有时横眉。  先看她的机智——  1945年的一天上午,杨绛在家听见有人敲门,她开门一看,是两个日本人,只好把他们让进来,同时说给他们泡茶,就三脚两步上了半个楼梯处的亭子间,不一会倒了两杯茶下来。她以倒茶
记得很多年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位将军,听人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里不解,就急匆匆赶去寺里问老方丈。  方丈正在坐禅,将军冒冒失失开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没睁开,很轻蔑地说:“你这样一介武夫,连个起码的礼数都没有,还配听什么修禅的道理。”  将军大怒,咣当一声拔出剑来,直指老方丈鼻尖:“你个臭和尚,问你是给你面子,还不识抬举了?!”  方丈睁眼,一指將军:“此一念,你就在地狱。”  将军一
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幻之中。白居易的“暮来朝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道出了地球上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人世间也是一样,过去的永远逝去,未来的不可预测。难怪陈子昂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叹。的确,现实中的芸芸众生往往是今天不知明日事,绝少有诸葛亮那种料事如神的本领。连鲁迅先生也认为神通广大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既然我们不太可能预测和控制自己的命运,那么
我的(电影)风格就是没有风格,就好像我可以唱《千里之外》,我也可以唱《双截棍》。     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在上海首次公布了预告片。见到杰伦时,他一手捧着手提电脑,一手握着电话遥控别人修片花:“‘秘密’两个字不停地出现,太造作。”  7月下旬,《不能说的秘密》进入了宣传期,周杰伦率领自己挑选的女主角桂纶镁4天里跑了6个城市,中间还遭遇发烧和坠台
我是个城市里的孩子,我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也会玩各式各样的游戏。  有时,我会拿着“飞仙女”,把它放飞,它飞起来像蜻蜓点水一样,好看极了!我喜欢坐在跳跳球上,蹦蹦跳跳的,让球跳得老高!我还爱在青城山的大草坪上奔跑,让我的小燕子风筝在空中“跳舞”。它越飞越高,就像活了一样,在空中飞呀飞。  有时,我会提着一堆模具和沙桶去游乐场的“沙的国度”。那里有小人儿、街道、房屋,还有一座座宫殿(diàn)……这些
数字对联,生动有趣。而一些数字对联还应用了数学运算,更是令人称奇,妙不可言。  加法  清朝通州有一位画家曹凤,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要他12歲的儿子配个数字联,写出一百只鸟儿的意思,但不准出现“百”字。儿子智慧过人,非常聪明,略加思忖之后,便顺口说道:  三四五六七八只;  天上一只地一只。  画家听了之后直发呆,便问:“这怎么理解?”儿子回答道:“三乘四是十二,五乘六是三十,七乘八是五十六。
很多去过日本的人都说,日本人的个头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用的东西却越来越小。  节约涵盖了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本生活多年的朋友说,他们刚到日本租住的房子,房东只收水、电、煤气等费用。可是,第一个月,朋友们用水清洁房子,洗澡洗衣浇花园,结果一月下来惊讶地发现,房东收的房租竟然不够水费。原来,在日本,消费的收取并非一吨多少钱这么简单,而是把水量和水费分层次收。在分层第一层,基本生活用水,收费较便宜,当
有了姚明的参与,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相信未来的上海卢湾体育馆将不再门可罗雀,反而有望再现当年勇夺总冠军时的热闹场面,这对于姚明、球队和整个上海球迷来说,都是一件无比期待的事情。      在上海男篮因资金短缺面临“解散”的严峻局势下,远在美国的姚明毅然向自己的“母队”伸出援手。目前,当姚明在美国等待伤病最后的会诊结果时,他和他的“姚之队”已经和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初步达成“注资共识”,因此这也标志
在商言商,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是对大势的基本判断:欧美经济复兴,新兴经济体暂时处于弱势,而香港的风险在上升,收益相对下降,于是削减内地资产以增加购买欧美资产的筹码。如果李氏判断新兴经济体会振兴,则会反向操作。考虑到李嘉诚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资本家”,欧美市场将是李氏全球布局的关键部分,这与目前全球经济、金融重心仍在欧美相关。  11月5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长和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