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自我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39-01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幼儿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幼兒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
  一、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指的运动是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要通过手去触摸,去感受去运动,这样可以很好提高孩子潜能的开发。每个家庭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他们注重幼儿的智力水平的发展,为有幼儿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愿让幼儿动手,怕增添麻烦。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导致幼儿产生了依赖的性格,剥夺了他们动手的机会,这样会影响幼儿以后的生活适应能力。
  因此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适应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二、影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原因
  (一)隔代教育
  现代家庭,有许多的爸爸妈妈,由于生活外出务工或工作忙碌等原因而无法自己照顾孩子,因此由家中的老人来照顾。中国有句俗话叫“隔代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过度溺爱,包办代替孩子们能做的事情。因此幼儿到了幼儿园,便什么事情都不想自己动手,都需要老师的帮助。这将导致了孩子们独立的意愿逐渐消失。
  (二)家长的溺爱及错误观念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了父母的照顾,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照顾。许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并觉得他们什么都不行,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这种现象很常见。在每学期召开的家长开放日中,都会有这么一种现象:部分孩子看到家长的带来,出现了撒娇哭闹,不自己动手吃饭,家长们就喂孩子吃饭等现象。正是家长的这些想法直接抹杀了孩子们动手的意愿。
  (三)老师和家长怕麻烦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怕幼儿出现安全事故,或者觉得他们吃饭、穿衣等动作慢,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家长们怕孩子吃不饱,或者觉得他们吃饭太慢了,会弄得满地都是,就采用了包办方式。正是这样的怕麻烦,不仅导致孩子适应能力差,还导致了孩子们的独立性。
  三、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
  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用餐、如厕、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穿衣服、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内容。我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和教育评价方式,提出了一些方法,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需要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首先,我们可开设家长讲座: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放心大胆地放手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次,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中,教师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告诉家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与家长交流分享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同时请一些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下他们的经验与想法。最后,家教沙龙: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活动,让家长意识到自我服务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
  (二)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1.游戏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通过游戏可以很轻松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
  2.儿歌法:幼儿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歌曲、童谣等掌握自我服务技巧,这正符合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3.示范、鼓励法:通过鼓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首先肯定幼儿的进步,然后在进行纠正。如:幼儿自己穿裤子衣服时,穿反了。我们首先表扬幼儿:“你真能干,能自己穿衣服裤子了”。接着纠正“衣服裤子穿反了,重新穿一次好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正面示范教学。如:饭前和饭后洗手,并展示如何正确地处理你的手。饭后漱口擦嘴等。教师首先进行示范,然后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三)通过正规教育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中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家中也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脱衣服等。可是,还是有许多家长采用了承包制。在现代家庭中,存在着普遍的现象:幼儿想自己做,家长不让,家长觉得他们做不好。因此,除了老师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孩子,父母也应该合作,放心孩子们会做他们能做的事。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经常引导孩子反复练习,养成儿童自我服务的习惯。
  儿童自我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细致、耐心地工作,实现自我服务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和遥远。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入手,组织做好活动,把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生活中,一定能将幼儿培养成为一名独立、自信的人。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陈国帽.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人民出版社.
  [3]蒋慧莺.隔代教育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研究[J].幼儿教育,20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恩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小学;感恩教育;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32-01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对社会
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关系着个人、关系着祖国未来,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还不成熟,学科教学渗透心育是最有效的方法.
摘 要 数学思维是人脑与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例行活动。它主要以数、形、结构关系为主要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作为表达的载体和工具,目的是发现并认识数学中的规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与实际生活相交较少的学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到吃力、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脱离小学数学学习迈向初中课堂后,学生将由简单的加减乘除和应用计算忽然转变向抽象的数的认识和
摘 要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合理引入到课堂上,营造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也保证教学效率实现提升。本文将简述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摘 要 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当前教学质量,要求当今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渗透。但目前大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这也导致对学生进行整体管理过程中,无法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管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建设,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当中能够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本文将会就优化班级管理,落实德育教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语文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语文学科课堂自然也就成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笔者通过本文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学效率;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 幼儿园的体育运动,对于幼儿身心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小体能弱,尤其是平衡能力欠缺。因此,加强幼儿园体育运动对幼儿平衡能力的作用,对幼儿体育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幼儿;体育运动;平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6,G8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38-01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将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