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过程管理的组织保证——基于某高科技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案例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探讨了研发过程管理中组织设计的特点,通过对某高科技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得出有效的研发过程管理依赖于合理的管理方法、过程控制和实现机制,以及支持研发过程的信息技术平台,而组织设置是有效的研发过程管理的根本保证。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研究了社会网络与知识传递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社会网络中联系的力量、网络规模、网络位置、以及网络范围与种类都会影响知识传递;同时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网络路径以便实现有效传递。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两种不同战略:联合战略与联结战略,还讨论了有关的管理与政策建议。
杠杆均衡假说认为,企业的经营杠杆(DOL)与财务杠杆(DFL)之间负相关,高经营杠杆可被低财务杠杆抵消,反之亦然,最终企业能把总杠杆(DTL)和总风险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对其杠杆系数的计算,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检验,试图检验杠杆均衡假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行业效应显著,而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并不符合杠杆均衡假说。对此本文给出了几点解释,希望对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有所启发。
陈静敏,女,1974年生。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动力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把虚拟企业从“信息网络”或“网络组织”等基于技术和解释学的静态描述,还原到以非线性关系为主的社会经济生活的真实状态,以探索虚拟企业的经济学本质。本文认为:虚拟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及相关经济主体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等经营要素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新经济条件下,产生合理的内在分化,从而在短期目标里以更低的综合成本及风险突破传统组织界线,更优化地自由组合,达到在局部实现短期的帕累托最优。文章并通过全面专业化分工、生产资料社会化、个人经济动能增长、社会信用尺度
吴振全,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现任教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供职于广东正典广告公司,设计顾问。作品曾入选广东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
案例分析在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国目前的案例分析教学普遍存在较为随意的现象。本文重点在案例分析方法等方面做一些规范性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通过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中国证券报及其网站连续进行的全国性股市投资者问卷调查发现,三年来个体投资者的计划操作策略有显著的变化,尤其以计划中长线投资为主转变为计划短线投资为主,持有不同计划操作策略的个体投资者不仅在性别、固定收入以及股龄上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对股市各方面的认知和情绪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个体投资者计划操作策略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股市现状的评价和对股市未来情况的推断。
汪晓曙,1956年生,广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水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美术教材专家评审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
陈春娱,女,1975年生,广东茂名人。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姚琳,女,1977年生,2002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方向.获硕士学位,2002年至今任教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