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爱”字好为师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讲话

一、爱是严慈想济


  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师爱应是严爱而不该是溺爱。但需要严中有慈,严慈想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热烈,又有父爱的深沉、庄严、厚重。
  严格要求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就是爱。严爱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严而有“格”,应该按照学校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好学生标准来要求学生;不能随意设定、擅提要求。二是严而有“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妥善处理学生问题;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侵犯身体。三是严而有“恒”,要依据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葬送严格。四是严而有“方”,即讲究方法和艺术,刚柔并用,寓刚于柔,不能简单粗暴,率性而为。教师要拿捏得当,严中有慈。“慈”是指态度上的和蔼、友善、严肃,行动上的关怀、引导、帮助。

二、爱是客观公正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个人情感,而是职业情感,故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正、無私的爱。
  人“不患寡患不均”,学生最期盼教师的公正、公平。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心理乃至容貌、气质各有不同,学生家长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也会有差异。教师不能按自我喜好和利益得失而厚此薄彼、有所偏袒,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决不能因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不同而对一些学生另眼相待。至圣先贤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爱满天下”都在说师爱的公平性,我们当铭刻于心。

三、爱是尊重信任


  尊重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承认个体差异,允许犯错误,不把自己观点强加给学生。信任就是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充分信赖学生。
  学生与教师,角色不同,人格平等,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尊重和信任时,会涌起一种莫名的自豪和无限的喜悦,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信任和依赖,无形中师生关系和谐了,教育效果增强了。无论是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还是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给予他们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算是真正的师爱。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无的放矢的教育。

四、爱是欣赏赞美


  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美。人都希望得到承认与赞美,这是基本的心理需求,人性使然。“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
  在教育大家们的眼里,是没有所谓“坏孩子”的,在他们看来,所有孩子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他们能以无比快乐的心理去欣赏孩子、赞美孩子。学会欣赏学生,能够发现他们的特点和长处,发现学生身上可能连其父母都不曾发现的好根芽,通过口泽心润,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学会欣赏,要跳出眼前,着眼发展,以阳光心态去审视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鼓励是良药,教师的激励和赞美是给孩子的精神按摩和抚慰,能让他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五、爱是包容等待


  爱是一种过程,是人们发现事物的美,容忍其缺点,使其逐渐完美的过程。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庄稼生长需经过拔节、蹲苗、抽穗、扬花等固定阶段和必要时间,有足够的光照和积温,才能结果收获。学生也必须经历相应的阶段和历程,在磨炼的感受体验中成长;我们需要等待,急躁不得。
  法国社会主义理论家欧文说过:“教师对学生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有毛病、犯错误在所难免,教师需要宽容,需要大度,需要耐心,需要等待,要给“花开的时间”。要记住:钢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切不可急躁冒进,因爱生恨。
  微笑能包含一切,更能拉近一切。教师的微笑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心灵相通。不要吝惜我们的微笑,那不经意间的微笑,往往就能改变一切。
  总之,我们既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苏霍姆林斯基语),也要注意把握爱的分寸、尺度,掌握爱的技巧、艺术,懂得爱的基本“元素”,使学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我们母语教学在实践中的一种应用模式。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呈现出教学难、成效慢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着眼细微之处,让作文课堂更加有效,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 作文教学;有效  提到作文,不要说学生,就是像我这样的一线语文老师都觉得头疼。而宋运来老师的一堂两节连上的童漫作文课,却让我们看到了柳暗花明,他用生动鲜活的教学过程向我们传授了作文
[摘 要] 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品德为根本任务的基础学科——思想品德,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善于把“文本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拓展延伸”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与学”“做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在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互动;自主体验;课外实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
2016年度《教书育人》编辑部记者证核验标签人员名单如下:  王丹红 记者证统一编号: K23143955000002  王义祥 记者证统一编号: K23143955000003  姜 波 记者證统一编号: K23143955000004  张宏玉 记者证统一编号: K23143955000005  朱福昌 记者证统一编号: K23143955000006  监督举报电话: 0451-886227
[摘 要] 三次备课,坚持手写,在很多地方都很“稀罕”,但在我们学校,这是“新常态”。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指导老师在备课本的扉页画“知识树”,给教学反思加“小标题”。并以此为抓手,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发展。  [关键词] 备课;知识树;小标题  前段时间,我在人民网看到一则报道——《因三本破旧教案宁乡90后女老师一夜成“网红”》。讲教育专家薛根生到湖南宁乡十一中督查时,看到该校地理老师夏倩兮的三本
——只接受三四天时间的培训,花上五六千元的学费,就可以从一个完全不懂教育门外汉变成一个家庭教育的导师,甚至拥有国际认证的讲师资格,给家长上课。现如今,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市场上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机构以及培训课程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是,速成的导师专业能力往往有限,噱头背后隐藏的猫腻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有专家研究显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家
[摘 要]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引导学生在多种生活方式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教学中,教师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关注生活、进行价值判断反思生活、榜样示范超越生活,引导儿童建构更好、更幸福的生活。笔者以统编二年级上册“周末巧安排”一课为例,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关注;反思;超越;建构  众所周知,傳统德育课程中的道德存在着知识形态道德的弊端。杜威在《
天津市教委等5部门共同制定的《天津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今天正式发布。今后,全市各区政府将根据中小学学生数量,按照一定比例为学校食堂配备从业人员并落实人员经费。同时,中小学要实行校长和教师代表陪餐制度。  根据该管理办法,各学校食堂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按照学校食堂“非营利”要求,加大投入,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降低学校食堂运行成本,严禁学校以任何方式从食堂赢利。  学校食堂原则上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传统的即时评价之外,延时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努力将之与学生加工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结合起来,在学生取得成绩或感到困惑时进行评价,往往更加有效,可以促使他们建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生成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 小学生;信息技术;延时评价  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评价的地方进行滞后评价。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316名兼职法治副校长全部走进校园,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和教师上了不寻常的一课。  本次法治教育活动以法治讲座、模拟法庭、主题班会、诵读法律读本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法治教育。  例如,衢州一中法治副校長组织学生走进当地法院教学现场互动体验教学,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学生用手语朗读宪法,衢江区湖南镇中学以“一站到底”形式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江山城东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结合自行车驾驶理论和场
——人脸识别考勤、GPS定位、无现金支付,近日。一款智能校服在西南地区十余所小学投入使用,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厂商介绍,在校服两侧的肩部置入芯片后,这款校服就可以实现加强家校沟通、教务管理、无感考勤等功能。这款校服已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但是对于這个报道,也有很多网友提出了质疑,“对学生的检测越来越细致,是否会勤罚学生的隐私?”“芯片收集到的敏感信息该如何进行处理。”对此,有专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