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燕 :遍寻加德满都 购回口罩免费发放

来源 :巴蜀史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雪燕,女,四川省隆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亥猪、子鼠之际,陈雪燕在尼泊尔旅游期间,获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迅速波及全国,隆昌市口罩资源紧缺。陈雪燕特意在尼泊尔当地药店,购买5800个口罩,并于1月27日返回隆昌,免费分送隆昌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明末清初先贤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就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冠病毒肆虐之际,冲锋在战“疫”第一线的,不仅有院士、军人和医护人员,还有最基层的干部和群众。
  身为普通人,我们究竟能为这一场战“疫”做点什么、贡献什么,陈雪燕女士用她那难能可贵的行动,很好地予以了解答。
  一
  开朗、乐观、温婉、健谈,有主见、敢担当……这是陈雪燕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有朋友说,陈雪燕这个人物值得写一写。朋友是个不随便臧否人物的人。从他的口中能得到这样一句褒语,那还真是不易。由此,我们要了陈雪燕的电话,加了微信,并约定双方都方便的时候,进行一番远程采访。
  事情是这样的:半个月前,网上一条新闻引起我们的注意——《四川女子出境游丢掉衣服腾空行李箱装5800个口罩回国免费送》,1月28日隆昌市卫健局信息,当日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报道;《女子出境游丢掉衣服腾出行李箱装5800个口罩运回免费发放》,1月30日,某电视台专题报道,并上传优酷。
  己亥与庚子之交,自武汉开始,中华民族面臨着新冠病毒带来的威胁。在与新冠病毒这场检测人心、考验人性的生死搏杀中,举国上下,都在奋不顾身地抗“疫”。因此,当2月6日早上得到有关信息时,我们身为文字工作者的敏感神经立即被调动起来。中午,加上陈雪燕微信,并有了前述约定。
  但最近情况实在太特殊:说忙吧,一天到晚,因为新冠病毒肆虐,几乎足不出户,宅在家中;如果不是有了网络,说不定我们还真成了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闲吧,每天像打仗似的,只要早上一起床,白天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写作。我们师徒俩,一个在成都,一个在隆昌,交流构思,交换心得,分工合作,讨论作品,修改定稿。客居澳大利亚的好兄长季次先生,也不时参与到我们的创作之中,为我们把脉把关。同时,多亏曾令琪先生夫人张炳华女士有几天在家,生活上解决了曾令琪先生的后顾之忧。正因为这样,反映全国战“疫”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和小说、一个个剧本,才由此而新鲜出炉,并陆续发表在有关报刊和微信平台上。其中的一个剧本还被好几个地方看中,拟疫情稍缓,即进行排演。
  一方面是埋头笔耕,小有斩获,自得其乐,不亦快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进展,思考着有关问题。身为文人,我们不能像科学家、医卫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广大解放军将士一样,“逆行”而上战“疫”第一线,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我们的脑子思考社会,用我们手中的笔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所以,当创作相对告一段落之后,我们立即微信采访了陈雪燕女士。
  二
  一个有大爱的人,往往是活泼、开朗的人。陈雪燕告诉我们,她喜欢唱歌、跳舞、旅游。这次到尼泊尔,就是去寻访高原佛国的名胜古迹,借中国传统春节的大假之机,去感受异域风光之美。1月23日,正是猪年除夕的前一天,武汉突然情况趋紧,但四川还没有太大动静。陈雪燕于1月23日去到尼泊尔,原计划1月30日回到隆昌。但正应了一句老话——计划没有变化快。1月25日,她供职的单位——隆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全院职工取消休假,回到工作岗位。陈雪燕接到信息,很想第一时间返回,但因前几天感冒、咳嗽,于是特意向医院请假,希望待病情稍微好转,即行回国。
  虽然单位鉴于其特殊情况同意了她的请假恳求,但陈雪燕仍心急如焚。在尼泊尔,华人、华侨每天都在谈论疫情、交流信息。每每看到、听到疫情日趋严重时,大家心情也越发沉重。高高兴兴去到尼泊尔,本想开开心心地旅游,可是,自亲人、家庭,到单位、国家,国内的疫情牵动着每个游子的心!有消息说,国内很多地方口罩紧缺,大家也再没心情旅游,不约而同去大小商场、商铺,寻、买各式各样的口罩。
  三
  作者,因为专业和工作原因,她对口罩的重要性自然倍加敏感。从23号晚到加德满都,至27号回国,几天时间,她差不多都在寻、买口罩途中。她转遍了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这里一批,那里一捆,一共买下5800个口罩。
  口罩倒是买到了,但怎么带回国内,又成了问题。陈雪燕左思右想,决定将原装盒子全部拆掉,用保鲜膜把口罩集中裹上好几层。随身带去的行李箱容积有限,她就把自己心爱的化妆品和换洗衣服全部扔掉;同时,又买了一个户外运动口袋,专门用来装剩下的口罩。
  1月27日,陈雪燕感冒症状稍有减轻,她便第一时间改签机票。一个拉杆箱、一个大口袋,装满5800个口罩,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乡隆昌。
  回到隆昌后,陈雪燕立即将1350个口罩捐赠给自己的工作单位——隆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其余口罩,全部捐赠给了隆昌市各社区、派出所、党政机关的一线工作人员。
  陈雪燕告诉我们,1月28日,她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医院做一些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1月29日,便奔赴隆昌高速公路收费站,为进出人员检测体温。
  从异国他乡辛辛苦苦买、带回国的5800个口罩,陈雪燕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留下一个。她说,上班期间自己可以在医院按照规定领取工作用口罩;至于家里人,在她回国之前,已买口罩。之所以将全部口罩捐赠出去,是因为那些战“疫”第一线的人们更需要口罩。只有保护好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救治更多的人!
  爱国爱家不是喊一两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在那一件又一件小事之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真挚情感。
  四
  为了写这篇小文,我们和陈雪燕约了好几次,才敲定微信远程采访时间。
  陈雪燕说,回国之后,她一直在上班,因为现在疫情紧张,经常加班到晚上,很难腾出时间接受采访。但她还是在2月16日中午吃饭
  的间隙,仔细阅读了我们提出的10个问题,并逐一简单、明了地作了回答。她还特意发来几张生活照和工作照,以便我们随文选发。由此可见,陈雪燕平时就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她这次能不计个人得失,买带回国、慷慨捐赠5800只口罩,与她平时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人生态度显然分不开。
  这次的新冠病毒,所到之处,气势汹汹。我们之所以写下这篇小文,不仅仅是要讴歌陈雪燕本人的壮举,更多地是想表达我们对那些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医卫工作者、解放军将士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崇高敬意!
  因为,这一场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它不分前方和后方!
  因为,这一场战争,牵动着十四亿颗心,举国上下,只有战斗者,没有旁观者!
其他文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每当彝历新年(11 月20—22 日)到来之际,在凉山雷波,在金沙江边,那黄澄澄、金灿灿的脐橙果子就挨挨挤挤在枝头笑盈盈、喜滋滋地恭候嘉宾了,满山飘香、芬芳诱人。在那里,有属于您的诗和远方……  雷波脐橙,一个令四川人振奋与自豪的农业金质品牌,如一个步履轻快的少年,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永不停歇,高歌猛进。  雷波脐橙,既浑然天成,又点石成金,是雷波县坚持改革开放与艰苦
针对农户(农场)不同耕地地块的大小,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了针对小农户小地块(〈6.7hm2)的单芯单体叠片过滤器,同时还研制出了针对农场大地块(6.7~33.3 hm2)的大流量的三
酒精废液是酒精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不仅会引起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将酒精废液应用于香蕉生产栽培,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改善
本文介绍了利用无定形硅酸盐材料制造建筑材料及特种用途的复合材料的前景,给出了一些具体应用例子.
以技术为主导、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CHINAPLAS 2019国际橡塑展',将于2019年5月21-24日回归羊城,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会汇集全球
一、汤坝丘传统村落现状  据《邻水县地名录》记载,汤坝丘村得名是因此地有一块又小又圆的田,如同汤粑,故取名汤巴丘,后在核准地名时改为汤坝丘村。  汤坝丘村传统村落较多,据邻水县史志办同仁介绍,共有28 座古民居院落。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 时,蒋、唐、吴、龙四姓最先从湖南、广西移民到此落业,之后陆续有移民迁徙到此,逐步形成现有规模。 古民居依山就势、临溪而建,为穿木结构,极少使用“减柱法”;多有廊
今年3 月18 日,旺苍县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送文化下乡走进张华镇松浪村。一路上,我们对松浪的期待化作心灵的雀跃。  春天的松浪,一片片燃烧的油菜花,一垄垄青葱 的麦苗,云浪留痕的天空,绿树丛中婀娜多姿的乡村, 宛如一幅渐次舒展的长轴画卷。路边迎风灿笑的迎 春花,仿佛就是大山的手语;鸟儿的歌声在阳光下流 淌,这片振作的土地,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 景象。  很快我们在
〔摘要〕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简称“川南游击纵队”或“纵队”)在川滇黔边区展开游击斗争,以主要领导人牺牲、无数战士英勇献身的壮举牵制和打击国民党敌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为长征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川南游击纵队的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鲜活实践教材,主要表现在对党忠诚、敢于担当、践行宗旨。重温、研究川南游击纵队的斗争精神,对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