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ALMS1-IT1通过调控miRNA-889-3p、ATAD2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k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MS1-I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ALMS1-IT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中位相对表达量者为ALMS1-IT1高表达,分析ALMS1-IT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空载慢病毒和载有ALMS1-IT1沉默序列的慢病毒分别感染HT-29细胞,分别为对照组和si-ALMS1-IT1组。采用qRT-PCR检测两组HT-29细胞中ALMS1-IT1表达情况。应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两组HT-29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采用starBase v2.0在线数据库预测ALMS1-IT1相互作用的分子,采用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这些分子的表达情况。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ALMS1-IT1的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增加(4.54±0.61比1.19±0.31;t=34.89,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能力集束干预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依从性和治疗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在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和基础治疗,干预组实施集束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透析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采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间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外周血lncRNA、童年期慢性应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治疗、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方便抽样法连续入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筛查精神分裂症外周血单核细胞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表达水平,并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Beijingversion,MoCA)、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问卷(childhoodchronicstressquestiona
目的在社会情境操控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性别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筛选出160名大学生被试(男生78人,女生82人),根据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得分将被试分为早期生活应激组(n=80)和非早期生活应激组(n=80),再将两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有同伴在场组(n=80)和无同伴在场组(n=80)。研究采用2(早期生活应激,非早期生活应激)×2(有同伴在场,无同伴在场)×2(男,女)的试验设计。所有被试进行模拟冒险行为任务,以被试在任务中选择"前进"且未撞车的次数作为冒险行为
目的探讨大学生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江西省2所高校99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危险行为评定量表显示,15.2%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个危险行为因子分超过3分,1.0%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分超过4分。男生在不良习惯、外向性行为问题上得分[(1.72±0.50)分,(1.61±0.56)分]显著高于女生[(1.66±0.38)分,(1.45±0.40)分](t=2.205,P=0.028;t=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和抑郁在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自我忽视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7~10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老年自我忽视量表对549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22.0和AMOS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自我忽视得分依次为[(38.63±7.47)分]、[(64.30±14.57)分]和[(3.72±2.67)分],有抑郁症状者占31.70%(174/549)。自我忽视与社会支持(r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不同类型群体实施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caleofregulationemotionalself-efficacy,SRESE)和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anxiousnessscale,IAS)对4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统计,数据整理;采用Mplus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profileanalysis,LPA),以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
目的调查长期移居高原大学生正性、负性情绪的主观体验和加工特征。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原组(成年后移居海拔3658m地区满2年的58名本科生)与平原组(从未到过高原的58名本科生)状态焦虑量表(stateanxietyinventory,SA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affectschedule,PANAS)评分以及对正性、中性和负性三类情绪图片效价、唤醒
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PD)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阻碍了临床诊疗的发展。为明确PD的发病机制、生物学诊断标记、疗效预测并最终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结合"恐惧网络模型"假说回顾了近5年关于PD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研究,发现PD患者的脑功能和结构异常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恐惧网络模型",更广泛的脑区(如背侧扣带回、额顶颞叶皮质、脑岛、纹状体、感觉运动相关脑区和小脑)与杏仁核等经典脑区共同构成了拓展的恐惧网络。其中,杏仁核、岛叶、内
因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事件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正逐步成为神经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疾病。PTSD后的睡眠障碍会减弱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而针对睡眠问题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PTSD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示关注PTSD后睡眠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经历创伤事件之后PTSD发生率及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较少关注PTSD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及其机制。近几年发表的多篇与应激及睡眠障碍相关的文章,为理解PTSD后睡眠障碍的特征及其潜
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在结直肠癌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很多疾病特征与晚发性结直肠癌不同,患者诊断时分期较晚,病理表现为不良预后类型。目前对早发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和筛查缺乏共识和指南,充分了解早发性结直肠癌的疾病特征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指导筛查和治疗,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文章就早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病理机制、诊治及预后进行综述,为阐明其病因学及制订科学、规范的筛查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