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上好初中历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历史教材的大幅变化。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成了摆在我们历史老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精讲重点,深入浅出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要有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课程标准,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 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使用投影仪、录音、录相 等电教手段),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等。总之,只有通过教师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必须结合实际,方法灵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
  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 。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 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 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 的方法。
  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 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
  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 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 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 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
  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适合学生的特点,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
  所谓学法,就是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教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学。就历史学科来说,具体讲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相应教学方法及手段,充分发挥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优势,进行启发式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从而使他们从“要学”变为“会学”。 教学中力求注意历史学科学习规律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优化,努力改进历史课教法以适应学生掌握和运用学法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史实的方法和能力 。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法,只有达到学生“会学”境界的教法才是好教法。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产生了对历史浓厚的兴趣进而掌握了历史课的学法,教法的实施才能产生预期的效应。
  (河北省邯郸邱县贾寨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然以高考为指向,以题海战术为秘诀,以老师授课为“主导”,以成绩为“考标”。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确实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气,需要我们改变课堂之路,才能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荡起迷人的涟漪。  关键词:情感交流 开放感悟    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
期刊
在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的认真领悟、反思以及虚心的向同行学习,本人简单总结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以便与大家共同切磋交流,并共同提高和有所收获。     一、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的学     长期以来,教与学一直都是一对难以逾越的矛盾。在各科教学中都存在,化学也不例外。由于初中学生是刚接触化学,在这之前,头脑中只有一些简单的有关物质的自然常识,缺乏系统的物质知识的体系。初中老师也
期刊
目前全国教育界对新课程目标的 讨论探索实验进行的如火如荼,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所有教师将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岗前培训,未经新课程岗前培训的教师不得教新课程,此类报道乍看似乎对我们形势严峻。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应对呢?首先必须认真的研究了解新课标,只有真正的明白他的要义,我们才有可能适应它。   本次的新课标的产生完全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具
期刊
初三英语教学,是较为紧张而又重要的阶段。在这一年里,我们不仅要讲授许多新的语法知识,如:现在完成时、宾语从句、动词不定式、被动语态等,而且还要系统复习三年来所学的一切,时间的紧张程度就不必多言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教学方法。    一、我们应该系统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框架     对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内容既深又广,不以构建框架式的学习方法可能会事倍而功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
期刊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训练课,其中包括字、词、句、篇(篇章、段落)的知识,语法、修辞、逻辑、文学、作文的知识;要着重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儿童的思维能力。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从家庭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家长应着重加强对孩子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口头的听、说和书面的读、写两个方面。    一、积极鼓励孩子学会说普通话,训练孩子说完整的话,要求孩子有条理地说话     孩子从会说话时就要学习说普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上,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当人心情愉快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我认为语文教师可借鉴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等方法,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思考。     一、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特点     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
期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规律入手,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搭建一个实用的大舞台。  那么,怎样为学生搭建创新的舞台,培养创新能力呢?    一、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土壤。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
期刊
在课改春风的召唤下,新课程撩开其神秘面纱,将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新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许多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关注老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关注老师自我角色的转化,而忽略了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顺利实施。因此,要使思想品德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学生也必须更新学习观念。    一、自觉确立主体地位    近日,通州市教研室组织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