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的一项重要传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面对新的形势,美国和日本(二战后引进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界对以往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做了相应的改革,许多大学相继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共同课程等新的通识教育课程,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衔接,使大学课程形成一个整体。革新后的通识教育的价值得到人们重新肯定,通识教育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之际,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学课程建设水平,进而提高
其他文献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管就'对象'还是'问题'或其它理解视阈而言,'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物质'或&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性格;对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国民性的形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从诞生起,便与国民性培养有着深厚的渊源,而"民族"这一概念
石庆梅,农行六盘水市钟山支行业务发展部信贷管理员,1980年,她由一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步入农行的大门,1997年从六枝特区支行调到钟山支行,在信贷岗位十余年。她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