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以学情为基础的教学案教学评价体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47472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评价标准的选定
  在“以教学案为载体”“课堂学习小组为主要途径”“研究高效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如何观察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怎样帮助和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反思、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如何有效观察等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可以有许多角度:基于课堂交际功能的组织行为学分析、基于知识的形成原理的结构分析、基于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行为分析等等。在此,我们要倡导一种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的评价方法,即通过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更加简洁实用,更符合当今教学研究的主流价值观。
  在制订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之前,我们必须理清这样三个基本观点:第一,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但是课堂教学的发展主体是学生。课堂上,教师有怎样的教学行为,在学生身上就会有相应的学习反应。所以,学生的反应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面“镜子”。第二,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课堂上的学情分析,应该成为分析和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逻辑起点。第三,“以学评教,以学促教”的思想,有利于帮助教师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堂价值观。
  二、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要素分析
  (1)课堂学习的情感要素,即积极主动用心地学,还是消极被动应付地学,也就是学习态度。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情感的因素有课堂外的因素和课堂内的因素,课堂外的因素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父母受教育程度、学习动机、个性气质等,课堂内的因素主要有情境激发、成功体验、师生关系等。作为课堂评价,我们在这里只着眼于课堂内的因素。据此,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情境、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体验成功,就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其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体验是决定学生课堂学习情感的核心因素,而决定学生成功体验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设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是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是否能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以及教师能否通过课堂的点评和理答,来强化学生的这种成功体验。另外,从学生人文关怀的视角,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还决定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
  (2)课堂学习的内容要素,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要求,也就是学生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怎么去”。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这相对于某一个教学单位来说,应是最有价值的。当然,这个目标首先必须是处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的。课堂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否有价值,包括准备的学习材料是否有启发性、所设置的学习情境是否典型、能否引领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深厚的学科功底和人文素养以及独到的专业眼光。
  (3)课堂学习的方法要素。这里要明确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是一种显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方法、思路 、运用能力和技巧等,是一种默会知识。
  第二,陈述性显性知识主要通过了解识记而获得,而程序性默会知识则要通过实践、体验、训练而习得。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上更多的是显性知识的习得。对于许多默会知识的获取,初中生首先通过教师的点拨,然后自学研讨,借助于课堂情境获取新知。对于许多表现为方法、思路、技巧之类的默会知识,因为其“可悟而不可说”的特点,学生必须通过实践、训练,在应用体验中领悟和习得。从实践的经验来看,学生在初步的实践和训练中习得的知识不一定准确,这也正是许多教师想通过直接告诉让学生快速掌握的理由。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他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例如板演、讨论、回答等等,教师可以随时观察了解,并适时进行指导和点拨。同时,为了对学生习得的默会知识进行纠错和巩固,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通过拓展、变式训练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在课堂上,学生是在群体中学习,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群体学习氛围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影响个体的思维走向。同时,在课堂上,学生除了独立地思考判断外,更多的是在和同学、老师的对话中进行知识建构。因此,能否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能否引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热烈而有价值的对话,能否在对话中生成有意义的表达,应该成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第四,许多学习方法如果固化为一定的学习习惯后,就会获得长期的累积效应。学生总是按着一定的方法,或者说是按着一定的思维和行为惯性在学习,教师就必须善于把数学学科学习中的好的方法转化成一定的习惯训练,这样方能获得长期的累积效应,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
  三、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可分为即时性课堂观察评价和延时性课后检测评价两种,在此只谈现场的课堂观察。根据上述学情分析,我们提炼出以下课堂观察的评价要点和依据。
  学习目标:一是明确,即表述具体,师生都明确的;二是合理,即经过努力可实现的,处在学生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三是优化,即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最有价值。
  学习过程:一是情境材料典型,即学习情境设计有吸引力和启发性,所用学习材料(问题)具有较好的学习意义,明确指向于预设的学习目标;二是逻辑顺序合理,即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三是思维引领到位,即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空间,在展示的过程中,易错点、疑惑点能得到教师精要的引领和点拨;四是群体氛围热烈,课堂上能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重对话的热烈场面,有价值的生成。
  学习态度和习惯:课堂活动积极踊跃,绝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中,神情专注,发言踊跃,对话积极;学习习惯良好。
  以上所述只是针对一般的课堂教学而言,事实上,不同学科有各自的学科特点,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在上述一般性条例的基础上制订学科课堂(甚至是具体课型)的评价条例,这样更能收良好的实效。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经济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工业厂房建设的多面性,工业厂房的建筑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提升整体抗震性以及环保的角度进行厂房结构的优化,既需要完善的施工技术,也离不开钢结构的
发展高中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思维的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的教学漏洞,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研究高中学生思维障碍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水工建筑工程的始终,是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效能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对在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现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电子白板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更直接地将数学内容展现在白板中,还可以优化人机之间的互动效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就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电子白板 应用策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白板等高科技教具在中小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面对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达到优势互补,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互动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独立与合作良好品质的有效方式。基于此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本文拟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基础,展开以网络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在前期先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观目前的研究,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本文拟从这三大理论入手,对这些理论进行简介,分析这三大理论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英语泛读教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
点评:通过平移动态分析目标函数值的变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通常是“三步曲”来解决。
数学思想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导向 .在中学 ,数学思想常有 :字母代数的思想、集合和映射的思想 (包括函数的思想 )、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包括参数思想、化归思想、换位思想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对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素质意义重大。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因人而异,重视培养数学意识;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以上四个方面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科教学;素质;培养  21世纪的今天,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